兩岸一家親》沒有春晚 我在臺北過年

「臺北市年貨大街」迪化街,街道上掛起五顏六色的燈籠,年味十足。(姚志平攝)

又是一年元宵節,大家有吃湯圓/元宵嗎?對我來說,今天的特殊之處,可不僅僅是開開心心吃湯圓、玩花燈。因爲今天,是對「一家兩岸」來說,特殊的一天。

七年前的元宵節,「一家兩岸」誕生了。

仍記得當時,我和老媽在武漢園博園看燈會;姨媽和表妹在臺北西門町看燈會。

一樣的元宵、一樣的燈會,一樣的傳統、一樣的人。

而老媽的鄉愁,在元宵夜具化成一盞盞小小的燈籠:「微信上/我在這頭/姐姐在那頭」。

今年,我也體驗了一把「這頭」與「那頭」的滋味,第一次在臺灣過年。

01 沒有春晚,怎麼過年?

在臺灣,元旦是個大節日。

不同城市各個跨年晚會嗨到零點,每個城市還要「爭奪」重量級大咖。比如說五月天在哪裡,哪一場跨晚就會更難搶票。

臺北101大樓每年元旦還有固定節目——跨年煙火,大家一起倒計時,邊尖叫邊看着漫天絢爛。

本人本來也想去湊個熱鬧,提前做好了攻略。可惜天公不作美,臺北陰雨連綿,最後坐在家裡等轉播了。

但春節,好像不像元旦那麼隆重。至少臺灣過年沒有春晚。

除夕當晚,我和老爸翻遍了每一個電視臺,無論藍綠,都在重播政論節目或者放映電影,沒有春晚!連大陸春晚的轉播都沒得看。

雖然在臺灣沒有春晚,但大家都還是要過春節的。

除夕當天,家人們還是會聚在一起,聊聊天、打打牌(其實主要是打麻將)。像我們家裡,不僅僅是長輩,就連所有小輩都會打麻將。大家吃完晚飯,分成幾桌打麻將到快要轉鍾,然後一起出去放煙花。

沒有春晚的倒計時,也能知道零點到了——窗外的鞭炮,響起來了。

02 年貨置辦,這裡最熱鬧

我將過年必做的三件事稱爲「春節三件套」:買年貨、年夜飯、看春晚。

在大陸,我們家已經好久沒有置辦年貨了,尤其是外賣、社區團購等等太方便,不需要「置辦」,隨時都能買上。最多就是網購一下對聯貼一貼。

但在臺北,外賣業務主要還是以食物爲主,也沒有「社區團購」,大家還是更喜歡去有「年貨大街」之稱的迪化街。

迪化街的建築風格頗爲歐式,平日不少人前去拍照打卡。

但在春節之際,它搖身一變。掛上大紅燈籠,年味撲面而來,各路攤販擺攤、開店,熱鬧非凡。

這裡彙集島內四面八方的南北好物,有價格高昂的鮑魚罐頭、烏魚子等海貨,也有販賣牛軋糖、蜜餞等零食,各種年貨應有盡有。

年貨不夠,小吃來湊。咖喱蝦片、牛舌餅、章魚燒,還有花生湯、貢丸湯、花枝羹……最正點的臺味,都在這裡。

近年來,年輕人來得少了,市政府就在這裡舉辦以年味爲主題的文創活動。不少年輕人也樂意參與進來,手繪紅包、學寫毛筆字,好不熱鬧。

霞海城隍廟也在這條街上。喝杯平安茶,虔誠地上香拜拜,祝大家兔年皆歡愉、萬事皆勝意!

03 年夜飯,好像沒差

「三件套」裡,年夜飯是必須滴。

臺北的年夜飯。(作者提供)

年年有餘,所以一定有魚;新鮮的海蝦,大家也都愛吃。

香乾、佛手、醉雞……滿滿一桌子菜,是不是大部分在大陸也能見到呢?

還有小朋友桌專供——番茄炒雞蛋!(是的,我還是小朋友)

可能像透抽、花枝丸一類在大陸不多見,但C位的大蹄膀,長時間熬煮後的Q彈軟嫩多汁……

好像是江南的名菜誒!

兩岸年夜飯的菜色,根本沒差啦!

大陸的年夜菜。(作者提供)

好幾個臺灣朋友也跟我說,臺灣這邊的「本省菜」其實不多,大家愛吃的主要還是「外省菜」(就是指大陸的菜系啦)。

尤其是大陸沿海一帶,口味清淡、偏甜,很合臺灣人口味。

可能,兩岸的春節,還是同一個春節。

同一個春節,同一個傳統,同一份對家人的牽掛與愛。

(AveryMorgan/現居武漢)

(本文來源:「一家兩岸」公衆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