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新青年》爲何民進黨總是誤判形勢

儘管未受邀請,民航局副局長淑萍將率包括企畫組、空運組、標準組等相關人員25日傍晚仍準備搭機前往加拿大蒙特婁的ICAO大會。(陳麒全攝)

這次ICAO未邀請臺灣事件,蔡政府直到最後一刻才鬆口承認,之前一直對外釋放樂觀訊息,事實上,凡是對兩岸關係有所瞭解的人們都明白,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因此就有人認爲,這是蔡政府的哀兵之計,通過向民衆展示政府努力到最後一刻的悲情,將矛盾的焦點轉移到大陸身上,從而避免自己繼續成爲衆矢之的。

這種說法忽略了一個重要問題,那就是蔡政府現階段的政策基調是不挑釁,具體做法上則表現爲消極被動,而上述作法顯然與之不同,而且一旦被證實就將成爲公然製造事端

枝節善意遠遠不夠

蔡政府對此次事件發生了重大誤判,一方面低估了大陸的決心,另一方面則高估了美國能量。美國雖然支持臺灣有意義參與國際組織,但若大陸堅決反對到底,美國也不會多做堅持。不要過度渲染美國國會的作用,縱使他們全票通過支持臺灣的法案,也不會改變國際組織的結果

這些年來一直聽聞民進黨人訴說大陸不瞭解臺灣,特別是每次都錯失民進黨的善意,導致民共失去互動的機會。但他們口中的善意無非就是改「中國」爲「中國大陸」、確立不挑釁原則等等,甚至連一些人事任命也被他們說成是善意。大陸完全不在意這些舉動,或者認可這些善意,但認爲遠遠不夠。因爲基本原則問題沒有迴應,其他都是枝節問題

這正是民進黨始終無法理解中共的地方。在他們看來,所有的善意都是各自獨立可以累加,別處的善意可以替代此處的善意,但他們不懂共產黨人歷史唯物主義,不知道區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結果繞來繞去還是在原地打轉。

也正是因爲無法理解大陸方面對核心問題的堅持,很多民進黨人從策略角度將大陸的這種堅持想成是談判手段,認爲大陸通過確立一中原則,讓臺灣未戰先居於劣勢,因此不能讓步,否則只會讓自己陷入被動。

但這些年無論談判過程和結果如何,大陸都做如此堅持,無懼可能導致的代價,即便談判破局也在所不惜,這一方面民進黨人應該體會得比誰都深刻。因此,這顯然不是談判策略所能解釋。

民進黨人的問題不僅在於誤解了大陸對底線原則的堅持,更誤判了現階段的雙方互動格局。蔡英文曾經說,只要民進黨執政對岸自然會靠過來,這一說法不是信口開河,而是真的這麼想。這一方面是基於扁時代大陸變通接受澳門模式的經驗,許多民進黨人至今還津津樂道,認爲大陸終究是現實考量,不會輕言放棄兩岸交流

另一方面也與近年來大陸接連主動出招有關,無論馬習會,還是地方層級臺北上海雙城論壇,都能看到大陸方面的積極主動,因此許多人研判這是因爲大陸有繼續發展兩岸關係的壓力,或者無法承受兩岸中斷聯繫的後果,這纔不斷主動出招。

既然是大陸主動,那在對戰格局中自然就處於下風,讓後出招者有更充分的準備時間,或者爭取對方更多的讓步,因此,許多民進黨人還抱怨馬政府不懂得因應形勢,沒有利用這個後發優勢爭取更多利益。這種想法混淆了主動出招與放棄原則的關係,大陸這些年愈發主動處理兩岸議題確實沒錯,但與此同時,大陸硬的一手也在加強。

換位思考減少誤判

簡而言之,大陸在主動尋找各種機會時,並未放棄基本原則的堅持,而所謂的這些嘗試也只不過還是服務於基本原則。民進黨人若總是以自己的角度來審視大陸官方的想法,只會不斷的誤判,縱使掌握很多兩岸交流的訊息恐怕也不會產生多大幫助,治本之道還是學會換位思考,這樣就明白九二共識爲何這麼重要了。

(作者爲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