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關係緊張,亡羊補牢刻不容緩

執政當局在春節前急轉彎,請旅行業停止招攬前往中國大陸之旅行團,被認爲是囿於意識形態的荒謬政策。圖/本報資料照片

農曆春節迄今,各種事端接連發生,以致兩岸不但未見春暖花開,反而關係更爲惡化、敵意螺旋不斷上升。雖然去年美中兩大國領袖舊金山會晤後,對臺海問題已形成基本共識,短期內兩岸軍事衝突的可能性並不高。然而,大陸對臺的各種極限施壓與可能舉措,猶如懸在臺灣頂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The Sword of Damocles),終究是執政者必須面對的課題。

本報於大選後,多次針對新政府提出建言,關於兩岸交流部分,主張首要之務是進一步開放大陸專業人士來臺。在緩和兩岸緊張關係已是臺灣多數民意、且亦爲臺灣當務之急前提下,我們不厭其煩地再向執政當局提出建言:兩岸緊張關係的降溫,應先從放寬大陸專業人士來臺開始。

2022年10月中共二十大前夕,本報社論就曾以「正視中共二十大後的臺灣經貿風險」爲題,預測中共二十大後的對臺舉措。當時社論提醒:中共未來勢必採取更主動且積極的態度,建構一個「以陸爲主」的新型兩岸關係;一方面中共將透過持續的軍事威嚇以緩解大陸高漲的民族主義情緒;另一方面,則將透過經貿領域的諸般政策,削弱臺灣經濟動能。

時隔一年多,不幸的是該社論相關預測紛紛言中;更令人不安的是,囿於意識形態,執政當局面對陸方的接連出招,從來沒有提出任何有效的策略迴應,僅能不斷訴諸狹隘的民族主義。舉例來說,無論是大陸禁運臺灣農漁產品、認定臺灣設置貿易障礙、對臺輸陸產品課徵反傾銷稅,乃至大選後的片面調整M503航線…,我政府除了一再跳針式、膝蓋式的譴責,或是大撒幣式的補助,幾乎毫無反制或迴應能力。

在無計可施之下,執政當局爲展現所謂的對等尊嚴,竟提出諸多損己不傷人的荒謬政策。以春節前急轉彎的赴陸禁團令來說,且不論其決策是否有和相關業者討論,更不論禁團令根本沒有法源依據,以路人皆知的淺顯事實來論:禁止我旅行業者組團赴陸,除了懲罰臺灣旅行社,以及剝奪臺灣民衆想赴陸旅遊的權益,對大陸根本不會造成任何影響。若真要反制大陸,政府應宣佈禁止半導體等資通訊產品輸陸。然而,衆所周知,這種自毀臺灣經濟的反制措施,不但不具可行性,任何政府也承擔不起這個後果。

因此,誠如許多學者專家、有識之士的諄諄提醒,面對一水之隔的大陸,臺灣必須擺脫意識形態束縛,才能清楚明辨臺灣利益之所在,繼而提出靈活彈性的對陸政策。大陸領導人習近平談論到中美關係時曾說:「有一千條理由把中美關係搞好,沒有一條理由把中美關係搞壞。」同樣的,無論喜歡或不喜歡大陸,臺灣也有一千條理由把兩岸關係搞好。今年總統大選結果,臺灣多數民意的展現,已讓執政當局由過去高喊「抗中保臺」,轉向強調要「以交流取代圍堵、以對話代替對抗」。但目前種種跡象顯示,執政當局顯然仍未擺脫過去思維,以致政策呈現「打着右燈向左轉」的扞格矛盾。

從戰略層面來看,此刻放寬大陸專業人士來臺正是時候,其理由如下:

首先,有利臺灣安全保障。由於目前政府對於大陸專業人士來臺設置許多障礙,例如要求大陸人士來臺從事專業交流必須符合必要性、急迫性與不可替代性,但過於嚴格且不合理的審查,實際上變相阻卻大陸專業人士的來臺。如我們之前提醒,大陸來臺專業人士爲大陸各領域專業人士,不但多爲大陸社會菁英,且許多具有官員身分,因此在合理管制下開放大陸專業人士來臺,對臺灣安全絕對能起到正面作用。

其次,可創造兩岸官方接觸契機。即使兩岸關係緊張,大陸官員對赴臺交流仍呈現高度意願。如我政府此刻放寬大陸專業人士來臺政策,藉由大陸官方、半官方人士的赴臺,增加即使非正式、私下的兩岸官方接觸,短期內能緩解兩岸逐漸上升的敵意螺旋,中長期則有助兩岸關係的健康發展。

最後,有助兩岸探索新共識。兩岸目前最大的歧異,在於對話是否應設前提。爲避免兩岸未來四年繼續空轉,執政當局若在此刻放寬包括官員、企業、學者等各領域的大陸專業人士來臺,透過交流增加對話,藉由對話增進了解,則必然有助兩岸探索出可共存共榮的兩岸新共識。

毛澤東曾說:「所謂政治,就是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敵人搞得少少的。」對臺灣來說,最大的利益與安全保障,除了與全世界交朋友,更重要的是與包括大陸各領域、各階層的人交朋友。爲避免兩岸僵局形成危局,執政當局應展現更大自信,從「操之在己」的放寬大陸專業人士來臺開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