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消費糾紛上半年共503件 警籲:去實體店或知名網站買

警方指出,臉書直播消費糾紛詐騙案件層出不窮,希望民衆購買前務必注意商家提供的聯繫電話地址。(示意圖/翻攝自臉書)社會中心臺北報導

刑事局165反詐騙專線消基會統計2016年、2017年臉書上詐騙案件,2017年1月至7月間臉書上的網拍購物詐騙案就受理了283件,消基會在2017上半年也接獲220件的消費糾紛案,其中警方受理的案件大多都是匯款了沒收到貨或者收貨時間相當的長,消基會的案件則是商品與期望不符。警方指出,在臉書上被詐騙的民衆大都是看到廣告寫着「今日低價,只要五折;限時特價只剩XX天;貨到付款;7天鑑賞期可退貨」等標語,看到這些關鍵字民衆就會點入購買。日前有位民衆在臉書上看到1個日本品牌S的高價耳機,折扣幾乎是打1折在賣,民衆收到貨後發現明顯的是假貨,就打回網站上的聯絡電話,沒想到對方不理不睬,就怒向警方報案。接着再次打聯絡電話給賣家,並表示已經到警局提告詐欺,結果幾天後就收到退款,還沒有人來收貨;警方表示,類似的臉書連結拍賣網站大多數都是大陸業者臺灣的小報關行合作,小報關行再與宅配業者配合「貨到付款」的服務。而消基會接獲的案件大多都是臉書直播喊價的消費糾紛,日前1位民衆在臉書直播拍賣上喊價2萬2千元得標1個玉質手鐲,接着就接到直播業者的私訊表示,該只玉鐲定價是5萬5千元,最低只能以5萬元賣出。業者向民衆提醒在直播時有提及「低價競標拍賣商品,售出後不退換」,希望民衆儘快付款,但該民衆要找直播存擋影片卻已經下架。消基會表示,政府主管機關務必要成立專案針對臉書直播進行取締,或者將直播賣場列入「零售業網路交易定型化契約」以維護消費者權益。警方呼籲民衆在臉書上看到低於市價的拍賣訊息,務必要確認聯繫電話、地址等資訊是否正確,以免遭到詐騙後找不到人賠償,同時希望民衆儘量到實體店面或者有信譽的購物網站購買,降低遭詐騙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