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車賣得這麼好,爲啥卻先崩了?內行人一語道破,真相了!

在汽車業中,理想車一直都是令人難以置信的。

比如,當所有人都說它“沒技術”,“沒出息”的時候,這輛車卻是賣得最好的,價格也很高。

當所有人都覺得理想汽車很有前途的時候,比如上個月,理想汽車的銷量還是第一。結果一夜之間,市值蒸發了400億,還陷入了整頓和裁員的困境...

真是奇了怪了!爲什麼理想汽車的銷量這麼好,反而是第一個倒下的?

問了幾個經驗豐富的老手,大家都說,其實我們早該想到的。

首先,他們認爲理想汽車的銷量不會增加。

這聽起來有些奇怪,理想汽車就是靠着增程發動機起家的,而且還被稱爲“增程之父”,爲什麼不是加長版呢?

其實仔細想想,也未必!畢竟“可油可電”的增程技術,如果能火的話,早就火了,哪還輪得到他們。歷史證明了這一點:

舉個例子,雪佛蘭於2010年推出了 Volt,它的能源消耗比豐田的輕混要少。寶馬不是也生產過i3的加長版嗎?但無一例外,都是慘敗。

他們失敗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沒有理想的冰箱,沒有彩色電視機,沒有大沙發。

不管是不是真的,這款車,都能讓他火起來,而且還能賣出更高的價格。這輛車的主人不會再回來了,理想也不會再回來了。

也正因爲如此,小鵬蔚來纔會推出一款全新的 SUV和轎車。理想只有L6和LL8,不停地重複着——車太小了,“三大件”裝不下啊!

按照這個產品邏輯,純電動汽車不能捨棄續航里程,不能捨棄“三大件”,只打造出一個不倫不類的 MEGA。

簡單來說,“三大件”,已經不再是理想中的優點,而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至於以後,由於競爭激烈,形勢更加不容樂觀。

其次,他們覺得加長版的競爭太激烈了。

說到這個,以前只有理想汽車做過增程汽車,但隨着越來越多的汽車廠商進入市場,消費者就會猶豫了。

如果是追求奢華的話,問界早就在其他品牌中佔據了一席之地了。

要性價比的話,哪吒L就不用擔心了,310公里的續航里程,再加上冰箱、彩電和沙發,如果降價到16萬,那就是玩命了。

最關鍵的是,華爲的知名度很高,哪吒的價格也很低,兩者之間的差距,還是讓人喘了一口氣的。

但隨着老牌車企奇瑞的進入,新勢力或許已經走到了盡頭。

簡單來說,奇瑞在油車時代摸爬滾打了這麼多年,雖然纔剛剛進入新能源領域,但很快就佔領了消費者的心,迅速佔領了市場。

更要命的是,奇瑞還在拼命降價,比如星際 ET,優惠了18800,比理想L6便宜了6萬。

在這樣的競爭下,程技|師想要保住自己的飯碗,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不要灰心,靠另一隻腳,純電力,也是有希望的。

但事實卻並非如此。

最後,有軌電車轉型舉步維艱,落在了同行後面。

雖然很久以前就有“下一輛車是純電動車”的說法,按理說,純電動車應該是最積極的,但事實並非如此。

一方面,純電動汽車的理想過渡過程過於緩慢。

很難想象,理想汽車在三月份才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純電動 MEGA,雖然推出了,但並不受歡迎。

因爲設計上的瑕疵,導致這款車還沒上市,宣傳節奏就被打亂了,上市後又因爲工藝、工藝等方面的問題,再次陷入輿論漩渦。

而且,這只是一個理想的方案,如果只有一款車失敗了,那還好說,但如果是其他的純電動車型,那就麻煩了。

這是怎麼回事?等着瞧吧。

另一方面,理想電動車的產品邏輯也是耐人尋味的。

理想在做純電動車的時候,原理和增程是一樣的,就像是L6-L9的套娃。

說句不好聽的,明年推出的三款純電動M7-M9,肯定也是如此。更糟糕的是,這套娃娃的模具,竟然是一臺理想的 MEGA。

看到這款車的設計,作爲先行者的理想 MEGA已經涼透了,他不禁爲接下來的車型捏了一把汗。

總的來說,理想汽車能夠成爲新勢力的老大,並不是運氣好,而是它的產品設計,確實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時間拖得越久,問題就越多。

就在昨天,他們還在說,努力比選擇更重要,現在,他們已經沒有選擇的餘地了。

越來越多的汽車廠商,在加長版的座椅上呼呼大睡,雖然看着不順眼,但也無可奈何。

最關鍵的是,純電力也沒有任何進展,甚至連雙腳都沒有接觸到地面,這就有點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