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風災、疫情 布拉瑞揚沒有害怕太陽和下雨

布拉瑞揚舞團作品《沒有害怕太陽和下雨》,舞者試着突破自己的極限,並找到屬於自己的身體語言。(張鎧乙攝)

布拉瑞揚舞團作品《沒有害怕太陽和下雨》,舞者試着突破自己的極限,並找到屬於自己的身體語言。(張鎧乙攝)

布拉瑞揚舞團作品《沒有害怕太陽和下雨》,舞者試着突破自己的極限,並找到屬於自己的身體語言。(張鎧乙攝)

布拉瑞揚舞團作品《沒有害怕太陽和下雨》,舞者試着突破自己的極限,並找到屬於自己的身體語言。(張鎧乙攝)

享譽國際編舞家布拉瑞揚自2014年返回臺東創團,歷經颱風吹垮排練場,以及各種創團艱辛和近年疫情考驗原本預定要在去年發表的作品《沒有害怕太陽和下雨》,也因爲各種意外而一再延宕,總算要在今年登場

布拉瑞揚表示,經營團隊創作過程確實遇到很多困難,但位於臺東的排練場經歷風災之後,獲得全臺民衆熱心捐款,現在經常有人使用,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覺得自己很累的時候,就是還有力氣要再走下去的時候。」

《沒有害怕太陽和下雨》是布拉瑞揚見證一羣來自臺東阿美族12歲到19歲、年齡階層爲「巴卡路耐」(Pakarongay)的少年訓練過程中所獲得的啓發。舞作呈現也邀請臺東高中舞蹈科學生參與演出,更加貼近少年邁向成年的學習精神。舞者在舞作裡演唱的歌曲是來自阿美族歌謠,鼓勵青少年在成長的道路上不要害怕阻礙。

布拉瑞揚表示,阿美族的年齡階層,是以5年作爲一個階段,從小朋友、青少年、壯年到老年,「一個部落結構,需要餵養一名少年什麼,教育什麼,才能讓他成爲成熟的人?這個問題,也是我給舞者和自己的提問,我們都必須要不斷地提問,自己究竟要成爲什麼樣的人,才能保持前進。」

舞作內容展現舞者們純粹的身體樣貌,如長時間繞着舞臺慢跑與唱歌,布拉瑞揚表示,「跑步是訓練的過程,一直跑着,突破身體極限,會更加了解自己。」此外,舞臺運用了許多場景投影,包括都會地區光影,以及回到海景,一如舞團舞者們一直在尋找自己是誰,經歷都會與自然的洗禮,試着找到自己。

布拉瑞揚表示,高中生舞者雖然身體表演還不夠成熟,但是卻有年輕人的純真樣貌,這樣的特質也很符合這個作品。演出將於4月23至25日在淡水雲門劇場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