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週刊/千言萬語

文/洪寶山

臺股在十月二十二日寫下令人欣喜的紀錄!在權值領軍攻堅下,激勵收上一一二七一點,爲二十九年來新高,也是臺股史上次高,最高紀錄是一九九○年二月十二日的一二六八二點。

《理財週刊》躬逢其盛,也在此時堂堂邁向第一千期。一千期堆起來恐怕超過三個人高(五公尺),其實也是一步一腳印一本一本疊上去的。明年就要邁向第二十年了,又將是一個新的里程碑

創辦雜誌只是一個過程,我起心動念是要幫助更多人學會理財、懂得理財,因爲我來自貧窮,知道財富取得不易,除了努力,還必須用對方法,理財投資就是必學的一門功課。所以我在自己踏穩腳步之後,藉由雜誌的傳播來推廣。實現我自己的理念「理財、理善、理健康」,人生在世,一定要懂理財,錢不是萬能,但沒有錢真是萬萬不能;而有了錢之後要懂得爲善、知福惜福、樂於分享。最重要的,是要有健康的身體,沒有健康,再多的財富都沒有意義

《理財週刊》創刊近二十年來,一千本內容,點點滴滴的回憶,記錄着臺股的起起伏伏。我印象最深是在金融海嘯時,當市場大部分聲音都唱衰臺股甚至喊到二千多點時,《理財週刊》提出三九五五就是最低點,告訴讀者這是最好翻身機會,當時金融股股價雞蛋水餃都不到,到處是可以撿的黃金。但當時有誰敢提出這樣「買」的訊號?《理財週刊》做到了!

近兩年來,臺股也是在不看好聲中一步步地墊高,儘管萬點早已成爲常態,但市場悲觀的想法還是存在。

近年來,《理財週刊》依舊不厭其煩地提醒讀者學習排除萬點懼高的迷思,過去臺灣錢從淹腳目到不斷往外跑,如今臺灣錢搶着迴流臺灣,金流趨向不可同日而語。但我們敢這麼說也不是毫無根據,這波臺股再戰去年高點,如果只靠電子股,力道就會令人質疑且風險性高,但如今因臺商迴流搶地,掀起資產股行情再起,一旦三十年不動的類股開始點火健康輪動,臺股就真的出運了。

看看三十年來大盤與營建類股走勢,臺股在創下二十九年新高後,就準備挑戰歷史高點一二六八二,目前營建類股指數只有當初的三分之一,是否覺得機會可期?

從《理財週刊》一千期看臺股一萬一,人生要理財、理善、理健康才能享受幸福,資本市場要平衡發展,一步一腳印循序漸進,才能邁向健康的新里程碑。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理財週刊》1000期,便利商店及各大書店均有販售www.moneyweekly.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