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案例-鐵飯碗生變 善用保單享樂退

陳惠文小檔案

陳惠文是四年級後段班,雖是老師,未來有一定的退休金,但因先生之前發生車禍離開,加上兩個小孩都準備出國留學,因此不敢退休,又面臨18%退休金遭砍的危機。

我來自宜蘭,爸媽都是農民出身,養大五個孩子,我排行老大,只要寒暑假都需要幫忙爸媽務農,且我記得每天下課後的人生都要幫媽媽生柴火才能煮飯,以及幫弟弟妹妹們洗澡。聯考時,因爲不想增加家裡的學費負擔,決定去讀考取的師專,當時對師專生來說,這是鐵飯碗,有工作保障與退休金,且考取後爸媽也很有面子。

讀師專時,我住校,同樣寒暑假都是要回家幫忙務農與打理家務,畢業後我就順利分發到新北的小學當國文與班導師,工作兩年我不滿23歲,只想省房租的我也邁入家庭,嫁給當時同校的體育老師,婚後我們跟公婆住樓上樓下,公婆的公寓頂加給我們當新房,雖然小小一間,但走路就可到任職學校,方便回家又有飯吃,我跟先生的薪水除了每個月提撥5千元給公婆當家用,其他的全部都存起來。

來自農村且從小一家子擠一張大牀睡到讀師專,很期待有自己的居住空間,生老二的時候,當時學校附近有一些公寓新建案,我們夫妻把存款加上公婆贊助津貼與教師優惠貸款買下第一間房子,生老三時房子蓋好一家五口終於有自己的家。但20坪大小到老大上國中,覺得生活空間不夠,我們再次硬着頭皮用存款當頭期款與軍公教房貸優惠,再次買下同區38坪大的房子,原來那間就出租給同校的新婚老師。我跟先生的戶頭幾乎無現金,繼續省省用與存錢,且我們知道將來退休會有18%的退休金,所以也不擔心。

但同校有女老師因患子宮頸癌,請長假,治療期間我去代她的班,知道這位女老師因爲癌症治療耗盡存款,讓我思考當時的公保到底保障夠不夠,且也開始聽到老師要轉健保制度的議題。因此,我透過師專同學介紹業務員,到快40歲纔買了第一份保險,因預算考量,我跟先生買基本的醫療險與意外險、重大疾病險及100萬元壽險,孩子僅投保定期醫療險,但光這樣規劃一年就是10萬元支出,無法再加碼,還想存錢給孩子出國讀書。

當時,先生常跟我提說職業倦怠想盡早退休,趁年輕且有退休金還能到國內外走走,因此他在50歲那年就退休,也在同年,先生外出慢跑發生車禍離開我們。

因兩個孩子都準備要出國留學,存款都備妥給孩子教育,還好先生保險給付約250萬元,還可領先生約一半退休金的月退,但我變成家庭經濟支柱後,也不敢退休,且面臨18%退休金遭砍的危機,能教到何時就到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