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集/臺南成了光電陰影之都

臺南種電弊端連環爆,檢方以證人身分傳喚市長黃偉哲,又與光電案場有關,外界關注案情發展若與市府審查放水有關。記者吳淑玲/攝影

臺南種電弊端連環爆,一度衝擊民進黨選情,如今檢方在選後以證人身分傳喚市長黃偉哲,又與光電案場有關,外界關注案情發展若與市府審查放水有關,後續臺南政壇恐再捲起風暴。而以被控非法取得光電案場土地的力暘能源案爲例,就能一窺光電業者靠着鑽漏洞,加上官方的不積極把關,一再圈地大發光電財。

臺南有日照充足的先天優勢,吸引光電開發案大量涌入,到今年三月底,政府許可的光電案達一萬一○九三件,可開發的光電裝置容量全國第一。但這筆亮眼的綠能政績,背後卻累積不少民怨和亂象,尤其是八八槍擊案之後,臺南無疑成了光電的陰影之都,從業者圈地、取得臺電饋線到政府審查過程,都被投以有色眼光。

力暘能源被控以化整爲零手法切割案場基地,是各種開發案最習以爲常的現象,尤其農業部訂下二公頃以上農地的光電案須改由中央審查後,力暘便把案場改成二公頃以下,規避中央審查。至於爲何希望讓地方的臺南市府審查?顯然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似乎暗示「由地方審查比較容易過關」,這時關鍵角色就回到南市府身上。

地方政府對刻意規避中央審查的案子並不是拿不出方法,但若不想嚴格把關,甚至是想刻意放水,就會連審查過程的現場會勘都省了,這也是地方人士指出的蹊蹺之處。

於是,除了化整爲零、切割基地,還會有漁電共生爆出「假養殖、真種電」、農地的「假種田、真種電」等亂象,與民爭地的民怨也逐漸積累,但對業者來說,眼中只有利益,政客心裡只關心綠能達標、超標與收割政治紅利,導致農漁民生計、生態環境丕變等在地衝擊愈來愈大。

臺南從二○一八年在學甲區風光啓用漁電共生養殖場,時任行政院長的賴清德曾南下參與,號稱一年可發電三百六十七萬度,白蝦年產量一百公噸,結果這處漁電共生樣板成效不如預期,養殖團隊已一再更換。農電共生也因無法落實農地農用,南市府六、七年前廢止九十場執照,二○一八年後,幾乎沒業者再申請農電共生案場。

光電綠能開發充斥漏洞巧門,絕大多數還不受環評規範,亂象與弊端恐怕只增不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