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集/蔡政府財政走鋼索 危機甩給下任

行政院昨天舉行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記者會,行政院長陳建仁(右四)、副院長鄭文燦(左三)率領相關官員出席。(中央社)

行政院昨公佈明年度中央總預算,歲出、歲入額度雙創新高,年度還債數也高達一一五○億元,正副閣揆陳建仁、鄭文燦有備而來親自出席,顯然是針對在野黨不斷抨擊政府財政之下的正面反擊,欲展現蔡政府的財政成績。

蔡政府端出的財政數字固然漂亮,但疑問藏在細節中,如根據今年度和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政府已連兩年預計舉債金額超過一七○○億元,政府舉債支出又進入高峰。

單從蔡政府任內各年度的總預算案來看,自一○六年至今年,每年度的預估舉債額度從一○九年度進入低點後,又再度回升,但受惠於經濟成長,稅收大幅超徵,原需舉債支應的項目,不必舉債亦可支付,讓政府在大肆花錢之餘,也能繳出漂亮的財政成績單。

但經濟成長率不可能永遠維持在高點,國際信評機構惠譽就預測,受全球經濟態勢走勢疲軟,且疫後半導體產業處於顯著下行週期影響,臺灣今年的經濟成長率只有百分之一。經濟環境的變化隨即衝擊稅收。

財政部長莊翠雲也坦言,明年度稅收雖編列二兆二九九○億元,比去年增加一○四一億元,但參考今年出口情況、外銷訂單,和工業生產指數等數據,佔稅收大宗的營所稅將減少。若經濟成長的幅度持續下滑,甚至面臨衰退,財政有可能馬上面臨危機。

另外,蔡政府任內將特別預算常態化,雖然現階段帳面上尚未出現嚴重缺口,主因在於許多工程案、軍售案等都未到付款期,自然顯得遊刃有餘,但國防部已證實明年將進入軍售款付款的高峰期。

而針對勞保財務困境,蔡政府對勞保基金的撥補可說皆用舉債支應,亦即在勞保財務改革未啓動之下,政府得年年撥補以維持勞保基金,財政無虞下固然是權宜之計,但若未來財政亮紅燈,該怎麼辦?更別說臺電也面臨巨大虧損,同樣希望中央挹注。

蔡政府經歷稅改後固然稅收大幅提高,讓政府有餘裕花錢,但把賺來的錢拿去補洞,而不是試圖根絕財政問題,就像走在財政平衡的鋼索上,一陣風吹來就可以跌落下去,而潛在危機最後都得由下一任政府來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