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青三代華人的馬達加斯加故事:艱守與傳承(圖)

馬達加斯加華裔歷史學家以自己家史爲基礎作案例研究,指華僑華人第一次大規模移民到馬達加斯加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他們以中國人獨特的吃苦耐勞精神修路苦力、種植香料等謀求生計,並最終融入當地社會。舊中國積貧積弱,許多華人後代從馬達加斯加前往法國等歐洲國家,馬達加斯加華裔羣體的中華文化斷根”現象日趨普遍,但中華文化一直是維繫華僑華人獨特面貌的重要精神血脈,延續至今。

老僑:超越時空的文化艱守

世界第四大島,遠離祖國的印度洋島國馬達加斯加,距離首都塔那那利佛東北450多公里東北海岸小縣城費努阿里武 阿齊納納納(Fenoarivo-Atsinanana,法文名Fenerive-Est,譯費內維爾)。

朝陽初起。近70歲的老華僑陳汝沾穿上雪白整潔的白襯衫,整理好領帶,帶上墨鏡,帶着我們走出家門,走向他負責管理的華僑學校——中山學校。這裡,將舉行每週一次的升旗儀式。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新的長城……”熟悉的旋律在陌生遙遠的印度洋海邊小城響起,五星紅旗在兩個馬達加斯加小旗手的手中冉冉升起,我和陪同而來的志願者老師面對臺下近千名中小學生,無不肅然起敬,潸然淚下。

費努阿里武 阿齊納納納是塔馬塔夫省的一個縣城,在馬達加斯加,這裡也是相對難以到達的邊遠小城。但這裡寧靜原始,人們以打漁和種植丁香爲生,過着自給自足、平靜坦然的生活

1945年出生於這裡的陳汝沾一生都沒有離開這裡。從父輩那裡繼承丁香榨油手工作業後,陳汝沾以之爲業,並將子女送往法國等國家留學。

陳汝沾患有眼疾,不能曬太陽喉嚨也開過刀,但他從不缺席每週一次的升旗儀式。爲了逃避戰亂,大量華僑華人抗戰爆發前後從廣東順德、南海等地來到馬達加斯加。爲了解決赴馬馬華人子女上學難的問題,聚集在這裡的華僑華人主動捐款扣物於1938年創辦了興文學校 中山學校的前身。學校創辦初期爲華人先生私塾教授內容爲三字經;1987年,學校開始教授法語和馬達加斯加語,陳汝沾告訴記者

“學校初創時期,華人來身生活非常艱辛,靠給法國人做苦力或者經營小農產品謀生。但我們的父輩們有的捐糧,有的捐衣,有的捐大米等創辦起了這所學校。以後無論馬達加斯加政局如何變幻,無論我們華人如何艱難,這所學校從末關閉過。”陳汝沾說。據塔那那利佛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李海軍統計,1946年,馬達加斯加的華僑學校多達11所。二戰結束後當地華人開始讓子女接受法語教育,加上師資和經費短缺,生源減少,當地的華僑學校陸續停辦,中山學校等其它兩所保存下來的華僑學校也減少了中文課的班級學時。陳汝沾告訴記者,隨着國家強大,學漢語的學生越來越多。目前中山學校已經發展成一所集小學、 初中、高中爲一體的綜合型私立學校,這裡的學生人數已經超過800名。漢語是這裡的必修課,而三字經仍是教學內容之一。

“學校教室已不夠用,他以前最大的願望是在有生之年能夠籌集到一筆資金,擴建新校。去年中國大使館幫助解決了這筆資金,目前新校馬上建成。有大家的支持,我想讓我的學校儘快超過這裡的天主教學校,成爲最好的。”陳汝沾7日告訴記者。忙碌一天,已是深夜。海邊的家溼潤陰冷,陳汝沾和老伴打開電視的中文頻道,每天收看關於中國的新聞是他感覺最踏實的時光。“孩子們離開後就不願意回來了,我們也不願意過去法國。感覺孤獨時,我們就收看中國電視,或者到學校走兩圈。”陳汝沾說。 陳汝沾這樣的人在馬達加斯加很多。他們有的出生在馬達加斯加,有的在童年時代跟着父輩漂洋過海來到這裡。他們還有許多散落在馬達加斯加偏遠地區而無法統計,他們被稱爲老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