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健檢參與率低 柯文哲:臺灣不能強迫推政策,很麻煩

記者陳家祥/臺北報導

鑑於「老屋健檢」市民參與率低、多抱持觀望態度北市都發局將在11月7日主動委託三大技師公會進行「耐震勘估」,由專業人士先透過目測,若房屋結構安全問題將會輔導申請「老屋健檢」,預計今年底可完成1500棟,後續再檢討成效並逐年推廣到全市建物。對此,市長柯文哲表示,臺灣政策都不能用強迫的方式,「這也是很麻煩的問題,明明知道這比較好,可是你也不能用強迫的方法。」

由於老屋健檢條件重重,且結果出爐後會房價有重大影響,難以讓民衆主動進行申請;據瞭解,市府配合中央規劃6千萬預算,中央補助5200萬、市府用二備金支應800萬,以「健檢初評」每棟6千到8千左右的費用計算,最多可讓7500棟房屋申請,但至今僅有351棟申請、預算僅執行約250萬元,執行率不到4%。

爲此,都發局將於11月7日起將斥資150萬元,委請建築師土木技師、結構技師等三大公會,針對「一橫一縱」重慶南北路、和平東西路沿線的30年以上老屋先行「耐震勘估」,透過目測方式進行檢測;若有結構安全上的疑慮,將會「私下」發函給該建物管委會或是所有權人,「建議」進行老屋健檢。

柯文哲表示,老屋健檢目前還是採取自願的方式,「不過我們有透過民政系統,比方說給里長講習,透過里長去推廣」;他表示,臺灣的政策都不能用強迫的方式,這也是很麻煩的問題,明明知道這比較好,可是你也不能用強迫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