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弋豐/臺灣中小企業 撐起經濟卻陷勞資爭議

臺灣中小企業佔全部企業比重逾97%,可說是撐起臺灣經濟的一片天。(圖/Pixabay)

勞資爭議從抗爭激情中落幕,然而,論辯雙方的論點似乎都少了些什麼。事實上討論勞動議題,應該要先了解臺灣人都在哪兒上班。許多跟風炒作議題的媒體彷彿都認爲臺灣人皆在上市櫃企業上班,所以總以這些企業的數據做爲報導;而部分勞權主張者,顯然潛意識裡認爲臺灣人大多都臺鐵、華航這些國營企業上班,所以也總以這兩家爲例。

沒錯,一家員工數破萬人的企業,小公司要多少家才抵得過?然而,在大企業上班的人數真的比較多嗎?事實卻是完全相反,而且有公開資料可以查詢。

根據經濟部《2017中小企業白皮書》(2016年的統計數字),2016年,臺灣中小企業有140萬8,313家,佔全體企業 97.73%,中小企業就業人數達881萬人,佔全國就業人數78.19%(2016年臺灣總就業人數爲1,126萬7千人),雙雙創下近年來新高紀錄。中小企業受僱人數爲647萬2千人(與就業人數的落差爲僱主與自營作業者以及無酬工作家屬,自營作業者有131萬9千人),佔全國受僱人數的 72.50%(2016年含政府僱用與私人僱用的總受僱人數爲892萬6千人)。也就是說,臺灣絕大多數都是中小企業,且全臺近8成就業人口中,超過7成的受僱人口都在中小企業討生活。

其實並不只有臺灣是「中小企業之國」,全球主要國家也都是中小企業佔絕大多數;而就業與僱用方面,美國中小企業的就業人口沒有過半,爲48%,而英、徳、法佔總僱用人數分別爲60.34%、62.7%、64%,日本、新加坡則爲65.2%、70%,韓國則高達87.5%。(各國中小企業定義稍有出入,臺灣中小企業,據中小企業發展條例:製造業、營建工程業、礦業及土石採取業,實收資本額新臺幣8,000萬元以下,或經常僱用員工數未滿200人;其他行業年營業額在新臺幣1億元以下,或經常僱用員工數未滿100人的企業)

當全球金融風暴讓臺灣經濟與就業陷入困局時,正是中小企業吸收了失業的衝擊,成爲社會安全緩衝閥,讓許多臺灣人得以在其中餬口,支撐內需不墜。2008年後連續7年,中小企業的就業人數每年平均成長率約0.95%~1.78%小幅成長,直到最近3年中小企業就業人數才反轉下滑。若看受僱人數,中小企業受僱人數近3年雖然增幅放緩,卻仍年年成長。另外,中小企業就業者學歷以高職畢業最多,且近年45歲以上就業者比例正逐年提高。事實上45歲以上者,正是全球科技發展潮流下,發生結構性失業的主要年齡層,也就是說,中小企業吸收了許多邊緣勞工

此外,2016年,臺灣失業人數有46萬人,其中從中小企業失業者有30萬人,佔65%,低於中小企業受僱人口比例72.5%;而中小企業僱用部分工時人員的比例爲4.13%,高於大企業的2.11%與政府機關的1.69%;中小企業員工若轉職,88.56%仍到中小企業工作,到大企業或政府機關工作者僅9.01%與2.44%。所以,若要討論弱勢、低薪、底層等勞動問題,一定要聚焦中小企業,而非大企業。

▲受全球金融風暴影響臺灣陷入經濟與就業困局時,中小企業不但讓許多人得以餬口,更吸收了許多邊緣勞工。(圖/Pixabay)

許多「鍵盤手」認爲,臺灣的中小企業都不思進取、不做研發,所以「倒一倒算了」,但那是因爲資金與規模不如大企業。實際上,臺灣中小企業爲求生存奮力研發,2011年到2014年所投入的研發經費年年增加,2015年才微幅減少,全體中小企業總計投注518.73億元新臺幣在研發經費之上。

還有,勞動議題中常有人主張「企業獲利增加,卻沒有分配給勞工」,真是如此嗎?事實上「企業獲利增加」對大企業來說是成立的,2015年大企業營業淨利率4.68%,較2014年增加1%,然而佔8成就業的中小企業,2015年的淨利率卻是從2014年的2.79%微跌至2.49%,看得出中小企業的獲利其實略微減少;若從負債淨值比來看,中小企業從2014年的117.52%增至2015年成爲164.71%,相對的,大企業卻是從200.14%減至109.11%,體質大幅改善。

然而2016年,中小企業員工平均主要工作每月收入,除不動產業、醫療保健及社會工作服務業、藝術娛樂及休閒服務業減少外(這些產業非中小企業僱用人數大宗),其餘行業之主要工作月收入均較2015年增加。工時方面,除了電力及燃氣供應業、公共行政及國防、強制性社會安全事業之外,其他的平均每週工時皆下降,其中又以住宿及餐飲業下降幅度最高,約下降1.95小時。從上述來看,中小企業不但獲利明顯下降,財務體質惡化,仍給員工加薪,且工時減少。

而所謂「企業獲利沒分配給員工」的大宗,是指像臺積電這樣的資本極度密集的產業。但臺積電保留大多數獲利,是爲了作爲之後每個世代「幾奈米」製程與競爭對手進行殊死戰的本錢,當然無法全部發給臺積電員工。沒想到勞團卻把這種大企業的盈餘數字跟所有中小企業平均,於是得到「企業獲利」卻不分給員工的結論,然後拿來操弄勞資對立、階級鬥爭。

很驚訝嗎?其實每當主計處公佈平均財富時,大家都懂得嘲笑這是主計處把高薪鉅富與普通人平均的結果,是愚蠢的操弄數據,但當勞團把大企業的營收與小企業的平均,怎就突然忘了?

▲勞資對立近年愈演愈烈,資方盈餘不分配給勞工一說亦甚囂塵上,但受僱人口占最多比例的中小企業,卻因生產力問題導致獲利下降,進而造成財務體質惡化,並分如外界所言獲利增加。(Photo by coolloud/Flickr)

其實很多類似的數據解讀,都不是基於科學研究而去探尋真相,而是惡意片面遺忘。譬如每當政府公佈GDP,民間一定立即批評「灌水」美化,但何謂「灌水」?這源於2005年主計處更改GDP的計算方式。2005年前,主計處採與央行相同的「現金制」,也就是企業海外獲利必須實際匯回才能計入GDP,不過,國際上如國際貨幣基金(IMF)所採的「權責制」,企業帳上認列獲利不必匯回就能計入GDP;2005年時,爲了與國際接軌,才改用IMF的權責制。然而,「臺灣接單、中國生產」的三角貿易,產生了與衆不同的問題。由於中國的外匯管制以及臺商避稅等需求,往往會把中國廠出貨價故意壓低到以虧損價格計算,會計帳上再將獲利做給臺灣母公司,於是就成GDP「灌水」。

2005年時,臺灣訂單海外生產比例已經達到4成,2010年後達到5成,2014年以後在5成與6成間震盪,2017年底約將近6成。也就是說,自2005年以來,灌水的「水量」又增加,但去除灌水後真正的GDP爲多少沒有人知道,不過有估算認爲,除去灌水後,臺灣GDP甚至可能是負成長。然而,GDP「灌水」是臺灣全民常識,但怎麼討論勞資問題時,卻又大談「GDP成長沒有分配給勞工」呢?

事實上,資方給予勞動總報酬是成長的,之所以薪資沒有成長,在於「被抽成」比例增加。臺灣薪資佔勞動總報酬原爲92%,1995年施行全民健保、2005年實施勞退新制後,如今只剩86%,資方的人事預算成長幅度被健保負擔與勞退吃掉,當然薪資不會成長。臺灣人總以爲健保「俗又大碗」,卻潛意識逃避思考: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凡事必定付出代價。

勞團與反對黨在街頭、媒體與網路上拚命鼓動抗議,認爲能成爲「太陽花第二」,但大衆的反應卻很冷淡。原因也很簡單,當勞團拿着灌水的GDP、用大企業平均企業獲利,編織出階級鬥爭的完美論述時,卻忽略臺灣8成就業人口都在中小企業,公司狀況如何每個員工都心知肚明,但公司發展就是遇到瓶頸,營收穫利正在萎縮,問題就出在生產力。身爲第一線的勞工,又如何會聽一切都是「分配」的陰謀呢?

好文推薦

藍弋豐/創造就業加薪就有望?別鬧了,問題不在這兒

藍弋豐/楚有亡秦三戶,但新黨的三戶呢?

藍弋豐/部族社會只爲己私 從富饒淪爲悲慘世界的葉門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贊!

●藍弋豐,臺大醫學系畢業,現任科技新報數位內容行銷總監。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88 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