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應修法讓國內醫療機構方便到他國投資

賴清德:應修法讓國內醫療機構方便到他國投資。總統府提供

賴清德:應修法讓國內醫療機構方便到他國投資。總統府提供

副總統賴清德今出席「財團法人臺灣醫療健康產業卓越聯盟基金會揭牌儀式暨醫療健康產業專題研討會」,臺灣也應修法或推動相關政策,讓國內的醫療機構能夠很方便地到他國投資,或到政府所選定的國家興建醫院等。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爲響應蔡總統的新南向政策,政府推動新南向醫衛合作計劃等國際醫療服務,第一期自2018到2021年,從新南向國家來臺接受醫療服務的人數就高達51萬人次,代表「一國一中心」政策非常成功。

賴清德認爲,MET的成立,等於是讓臺灣的國際醫療服務升級爲2.0,過去是被動經由轉介到臺灣進行醫療服務,轉變爲主動到當地國去建立醫院,並進一步提供醫療服務。今天MET揭牌,更彰顯大家都是國際醫療國家隊。

他期盼國際醫療國家隊可以完成3個任務。一是持續深化過往的醫療服務,不管是質或者量,都能增加。其次是協助產業界到當地拓展,也就是利用醫療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最後是經由醫療服務增進國與國之間的關係。

他認爲,醫療沒有分國界,也沒有族羣的界線,是一項人權,所以無論是在哪一個國家,臺灣所提供的醫療一定會贏得該國不分黨派的肯定,這是非常好的醫療外交形式。

賴清德提到,MET已經開始運作幾個月,並已與馬來西亞、越南等地合作,評估投資興建醫院,值得肯定;他也特別跟在場的醫界人士分享幾點需要留意的地方。

他說,首先,雖然一開始可以從中小型的醫院開始,但是最終應該要有類似醫學中心規模的目標。其次,當地的醫療人才無法完全依靠臺灣,勢必要培養該國的醫療人才。此外,臺灣也應修法或推動相關政策,讓國內的醫療機構能夠很方便地到他國投資,或到政府所選定的國家興建醫院等。

副總統表示,MET的成立,讓國內有意願、有志願、有使命感的醫療院所能夠發揮所長。雖然,後續仍有許多要做的事情,但他對於臺灣的國際醫療深具信心。就像臺灣有許多中小企業的隱形冠軍一樣,臺灣的醫療服務水準與醫院經營的實力,也絕對有這樣的能力,能夠爲醫療產業拓展更大的市場版圖。

他強調,今天大家成功、勇敢的跨出第一步,希望未來國家隊能夠衆志成城、臺灣的國際醫療順利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