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最新研究:老人、女人最難睡

最新研究指出,老人女人最容易有失眠問題。(倪浩倫攝)

女性長者最難睡!不少人受失眠所苦,最新研究顯示,全臺慢性失眠盛行率超過11%,相較10年前,女性失眠比重不減反增、來到13.9%,研究顯示和女性生理期、更年期、懷孕,甚至受到「帶小孩」、「家管」等身分影響;60~69歲長者失眠比重更高達22.3%,比10年前高出10%,和該族羣面臨「即將退休的壓力有關

長庚醫院睡眠中心接受臺灣睡眠醫學學會委託,對1073名15歲以上國人、進行10年的橫斷性重複調查,發現今慢性失眠民衆達11.3%,較10年前的11.5%無明顯差異,以年齡層分析發現,「長者失眠」成長最多,60~69歲從12.2%成長到22.7%,原因和該族羣即將退休、生活型態可能大幅改變而產生壓力,導致影響睡眠。

臺灣睡眠醫學學會大衆教育委員會主席、長庚醫院睡眠中心臨牀心理吳家碩表示,和10年前相比,男性失眠比例略降1.3%,女性比重雖增加較少,卻仍高達13.9%,進一步分析發現,生理方面有62.4%女性認爲睡眠受更年期影響、受懷孕影響的有38.4%、受生理期影響的則有16.4%。

意外的是,不少全職的家管,或無工作專門在家帶小孩民衆,儘管外界認爲他們工作「輕鬆」,失眠比率卻高的嚇人。吳家碩說,42.5%民衆認爲帶小孩會影響睡眠,家管身分有慢性失眠比率也達22.3%。他解釋,像是家管、帶小孩這些人因爲沒有固定工作時間,「睡眠需求」沒有被建立好,導致睡眠品質受影響,可透過養成規律運動習慣來改善。

亞洲睡眠醫學學會理事長、長庚醫院睡眠中心主任陳濘宏說,一般來說,若自覺「晚上睡不好、白天也因此沒精神」,則可以稱做失眠,失眠除了影響工作、增加發生意外風險,也會降低免疫力,導致常感冒、腸胃功能變差,更有研究顯示,腦瘤乳癌都和失眠有關。

吳家碩表示,自己在家時,則應在睡前30分鐘內,避免接觸3C產品,否則大腦易因接觸藍光而減少退黑激素的分泌;若生活壓力大,則應在睡前、抽出時間進行放鬆,有助於提升睡眠品質。陳濘宏最後提到,雖然因資訊普及,民衆遇到睡眠問題就診比率已較10年高出14.5%,但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自覺睡不好已達3個月,便應求助睡眠相關門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