髖關節鏡微創手術快速改善「彈響髖」

上班族長久坐,小心彈響髖」上身,黃鼎鈞醫師示範如何坐着伸展髂脛筋膜。(羅浚濱攝)

黃鼎鈞醫師以模型說明「彈響髖」發生的位置。(羅浚濱攝)

上班族長久坐,小心「彈響髖」上身!55歲陳姓婦人長期久坐,屁股側邊緊繃疼痛,站、坐及躺都痛,行走日益困難,晚上睡覺翻身都會被「彈」到痛醒,臺大竹東分院骨科醫師黃鼎鈞檢查發現,陳婦罹患是「彈響髖」。

黃鼎鈞指出,「彈響髖」是嚴重的髂脛束筋膜天生過緊或受傷後攣縮變緊,一般在腳從外八變成內八時候大腿骨的骨突點會跟筋膜接觸,就像彈吉他在撩撥吉他的弦一般,患者筋膜很像鋼索一樣,每次撩撥就會發出聲響、震動與疼痛,十分困擾。

罹患「彈響髖」的陳婦,初步解套注射並無法緩解,接受「髖關節微創手術」,透過2個半公分傷口,將過緊的筋膜放鬆,術後隔天緊繃大幅改善,走路也變順了,很快就恢復正常的工作生活

黃鼎鈞說,在大腿外側的彈響髖又稱外彈響髖」,大腿內側鼠蹊部的彈響髖稱爲「內彈響髖」,以往做人工髖關節的患者,最苦惱鼠蹊部會隨着動作產生疼痛,很怕整個人工關節要重換而不敢求醫,現在可透過髖關節鏡微創手術治療,不需重換人工關節。

黃鼎鈞指出,很多上班族一坐就是一整天,屁股深處可能出現痠痛,當屁股側邊有緊繃疼痛的時候,可以側躺屈膝觀察,如果雙膝合攏屁股側邊會痛,甚至難以合攏,或者越來越難以翹二郎腿,都有可能是彈響髖的初期。

建議這時可透過伸展髂脛束來預防惡化,可以躺着坐,也可以坐着做,將膝蓋往對側拉,尤其是久坐或久站之後,或者運動之前當作熱身動作,都可以預防惡化至彈響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