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篩陽即確診減輕急診壓力 新北議員質疑:爲何不早點實施

陳時中指快篩陽=確診減輕急診壓力,新北議員江怡臻質疑爲何不早點實施。(江怡臻提供)

新北議員參選人呂家愷質疑中央爲何不早點實施。(呂家愷提供)

「快篩陽=確診」新制實施後,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明顯減輕急診壓力,新北市議員江怡臻今表示,中央早知如此,何必當初一意孤行,爲什麼不在新北建議時就立即實施,爲什麼之前要讓民衆苦苦等候;新北市議員參選人呂家愷也說,中央直到26日纔開放確診新制度,不僅打了自己的臉,也有許多生命就此逝去。

江怡臻表示,侯友宜市長5月1日就呼籲的確診新制,過了一個月終於上路後,短短三日,單日急診人數2.5萬,相較於高峰單日突破4萬人,已大幅減輕急診醫護壓力。

江怡臻說,確診舊制讓民衆拖着病體、推着輪椅、抱着小孩,不分晴雨冷熱,排隊等待PCR,實在苦不堪言,如果不是這樣的PCR政策,哪一個人願意在急診排隊呢?

江怡臻表示,現在是疫情高原期,死亡率和中重症頻創新高,民衆焦慮心慌,新制未上路前,有多少人因中央的一意孤行,無法第一時間獲得治療,甚至病況加重,中央地方團結抗疫,才能戰勝疫情,衷心希望能夠共同努力,纔是民衆之福。

呂家愷也說,當地方政府呼籲必須戴口罩避免羣聚,執政黨說這是製造恐慌;當人民需要疫苗時,中央政府不積極爭取國際疫苗,硬要自己做,最後還得靠民間努力人民纔有得注射;當國際疫情嚴峻,民衆要求入境普篩時,中央政府開放了國門,造成臺灣疫情擴散;當疫情急劇升溫,前線醫療量能崩潰,大家在呼籲居家隔離、快篩即確診時,中央是要拖個幾天再上路。若中央這幾年可以早點做,可以真的「超前部署」,或許人民的生命是不是就不會默默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