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篩陽即確診 產險:非理賠依據

產險業者坦誠,每天看着確診人數、隔離人數暴增,加上辦公室也有同事確診,這些確診同事周遭同事又被隔離,上班同事工作量更加重,內心備感煎熬,在5月12日「快篩陽即確診」未啓動前,只要有推防疫保單的每一家業者都很慘,隨着疫情政策一再改變,產險業者已經不是可以用「大賠錢」能形容,更嚴峻的事還在後頭!

產險業者堅定地指出,「快篩陽性等於確診」,那是防疫政策,保單理賠還是得依各保險契約,這是兩件事。儘管產險公會5日還很含蓄地說「研議結果之前,本會暫時保留立場」,但對於用「快篩劑陽性」理賠,卻是產險公司「無法承受之重」!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如今將居家快篩陽性的結果,由衛生所醫事人員透過視訊來確認後,即可判定確診的流程導入前述保單確診的解釋,如果在視訊過程中,出現在鏡頭前的是醫師,似乎就已經符合保單所規範的確診流程,面對此新政策,擔任多年律師的臺灣保險法權威劉北元表示,「這對於產險業者無異是雪上加霜!」

劉北元也提出幾個理賠上問題,他指出「哪位醫師能在鏡頭前判斷,畫面中出現陽性的快篩是誰的?有投保防疫險的民衆,會不會堅持要求衛生所要派醫師來進行判斷?衛生所該怎麼辦?若莫名其妙地變成防疫險理賠的障礙,又有誰願意擔責任呢?」

劉北元說,中央指揮中心的這項決策,將會替產險公司帶來如潮水般的遠距確診保戶,其中一定有真確診,但恐怕也避不開有心人士的,假確診詐騙理賠,過去保險公司在面對理賠詐欺時,在技術上是有一定程度的方式可以做鑑別處理,但這一次該如何鑑別?

針對遠距診療作爲理賠證明問題,產險公司表示,現行仍以防疫保單條款做爲理賠依據,關於是否可以「家用快篩檢測陽性,且經醫事人員確認」做爲理賠依據,如同產險公會提及仍須就相關細節進一步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