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流動人口的風險與管理

中國世界第一貿易大國、第二經濟大國,跨境人口流入規模已經相當可觀。這種人口流入一方面體現在日益增多的外國旅遊者。2006~2011年間,大陸地區入境外國旅遊者人數從2千221萬人次增長到2711.2萬人次。另一方面體現在中國大陸日益增多的常住外籍人員。根據第6次人口普查結果,以2010年11月1日零時爲標準時點,居住中國大陸境內並接受普查登記的外籍人員59萬3832人,接近60萬,其中男性爲33萬6245人,女性爲25萬7587人。

國籍分,在中國大陸境內居住的外籍人員數量排在前10位的國家是:韓國120750人,美國71493人,日本66159人,緬甸39776人,越南36205人,加拿大19990人,法國15087人,印度15051人,德國14446人,澳大利亞13286人。在中國大陸境內居住的其他國家人員181589人。如果考慮到沒有接受普查登記的在華「三非外國人,常住中國大陸的外籍人員當明顯超過60萬。

在一系列經濟社會因素影響,來華常住外國人還有持續大幅增長之勢。中國由此已經或正形成新的聚居外來民族羣體,如浙江義烏中東穆斯林商人羣體,廣州的黑人羣體,北京望京五道口青島的韓國人羣體等。

北京等特大城市的某些惡性外國人犯罪事件羣體性事件曾經引起廣泛關注和民間強烈意見反彈,在堪稱「世界小商品王國」的浙江義烏,佔少數的外國人也曾經制造了當地大多數的刑事犯罪案件

我們應積極主動吸納世界各國商品、服務、科技、文化中一切可取之處,廣招天下游客,招收更多外國留學生,招徠天下人才爲我所用。在不妨礙社會成員之間平等順暢交流溝通、當地主流社會能牢固保持社會規範共識與既定政治權威前提下,一定程度的多民族混居,將與外界建立更爲廣泛的聯繫,有利發揮該國、該城市的經濟活力。但包容本身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實現自身的發展壯大才是包容的目標

國際人口流動,對社會治安壓力和對國家政治統一的潛在與現實衝擊,就是其不容忽視的副作用之一。多民族混居格局將對該國或城市社會治安形成額外壓力。因與單一民族聚居或單一民族佔壓倒多數聚居相比,在多民族混居狀態下,居民相互摩擦和激化的機率相對較高。不僅語言不同容易造成誤解,宗教風俗不同可能產生摩擦,且單一民族聚居情況下個體之間的摩擦此時也容易上升到羣體衝突、乃至民族衝突的層次,正常狀態下的社會道德和行爲規範此時都會淪爲政治站隊犧牲品

我們要發展開放經濟,但同時必須對其潛在風險有足夠清醒的認識,不管是短期的遊客還是常住外國公民,接納他們的起碼前提都應當是遵守中國法律法規,承認、服從中國政府的政治權威。與此同時,在制定人口、教育、民族、宗教、城市發展、國際經貿談判等項政策和目標時,也必須將跨境人口流動的因素及其長遠影響納入考慮。

(作者爲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