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 | 我是李老師,昨天我見證了三個孩子的中考奇蹟。

原創插圖:喵喵夏,講述:李老師

01

大家好,我是李老師,好久不見(一直在忙中考)。

又是畢業季,期盼而不捨。

今天我最有感而發的,是關於內驅力。

應試教育下,這是孩子們很缺乏,卻是成長中最最重要的東西。

我從不認爲擁有好成績,人生就成功了大半。

但我堅持認爲,一個人儘早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知道自己爲什麼而活,那麼,TA大概率是個幸福的人。

老樣子,還是跟大家講孩子們的故事,舉例說明。

02

我有一個習慣,每帶一屆孩子,在初一接手他們時,都會讓他們寫一個心願卡:你將來要做什麼?你會如何度過初中這三年?

我告訴他們,三年後,畢業季,我會把心願卡還給他們,讓他們看看當初的flag是否實現?又是否有改變?

孩子們的心願五花八門。

有的寫得很飄渺很泛泛,比如將來要上一所理想的高中,初中三年好好學習等。

有的非常具體,考上某某高中,中考考650+分,拿下游泳國家二級運動員證書……

其中一個學生王鯤鵬的願望最特殊,他寫道:初中爭取門門功課及格,拿到畢業證,然後接管媽媽的燒烤攤。

03

看到這裡,你或許會笑。

王鯤鵬對自己要求也太低了吧。

可是,這是一個出生時,因難產導致大腦短暫缺氧,智力發展水平比同齡人稍弱的孩子。

小學畢業時,除了數學,其他課目都不及格。

同時,也正是在他身上,我看到願力的爆發力,看到了內驅力對於每一個少年的重要。

鯤鵬父母在他五歲時離異,媽媽爲了照顧他,辭掉了工作,在校門口租了個不到10平方的小店賣炸串。

鯤鵬不是一個聰明的孩子,但卻是一個目標明確,爲了目標可以拼命的孩子。

英語單詞背不住,就邊背邊寫。

還是背不住,就每天寫五個在手心裡,走到哪兒都在背單詞。

數學題做錯了,自己整理到錯題本上,一天做一次,從頭到尾。

別人的錯題複習一遍可能就再不會錯,但他哪怕做了十遍,再看到同類型題時,依然覺得題型是新的。

我記得特別清楚,初一期末考試,數學滿分120,而他只得了32分。

其他科也差不多,最高的也不過52分。

離及格線,太遠了,遠得讓我都覺得不忍心。

04

可是,他卻反過來安慰我:“老師,沒事,你相信我,還有兩年,到初三畢業,我保證科科都80分。”

他的話,幾乎讓我落淚。

我拍拍他的肩膀:“鯤鵬,以你的情況,就算沒及格,其實也沒關係的。你的努力,所有老師同學都看在眼裡,你是好樣的。”

不想,他卻倔強地說:“老師,有關係。”

他說如果沒有目標,不給自己一點壓力,那這三年,他會很煎熬焦慮。

他以媽媽爲例,跟我講了他對目標的堅信。

媽媽開炸串店,每天都給自己設定目標,比如今天賣500元的流水。

媽媽就是有那個勁,賣490都不收攤,一直在那裡等啊等。

然後,她慢慢發現,只要肯等,一定會有機會,要麼是突然間來了個外賣訂單,有時是加晚班的人剛好路過點上幾串,有時會來兩個正在上夜班的出租車司機……

總之,耐得下心,坐得住板凳,有信念地去堅持,基本上都會夢想成真。

所以,這是他們母子的約定。

媽媽每天堅持賣出自己事先設定好的營業額,鯤鵬每天都朝着畢業全科及格努力。

儘管所有人都覺得這個及格沒有意義。

可是,在堅持中培養耐力與信心,這就是最深遠的意義。

這個不及格的孩子,爲我上了重要的一課。

05

初二期末,鯤鵬英語考了65分(滿分120分),大大超出了我的期望。

儘管語文數學物理依然不及格,但已經比初一有了長足的進步。

公佈成績那天,全班同學給鯤鵬鼓掌,每個孩子的眼裡都充滿了光。

那一刻,我見證了願望的力量。

那天,我把每個孩子初一寫下的願望卡都分發給了他們。

告訴他們,如果有改動,請鄭重地寫在上面。

那天,他們填寫得很認真,一副前途面前的莊重,一副對自我負責的成熟。

這份成長,是鯤鵬帶給大家的。

06

我把這份感謝,在下班時,特意去了鯤鵬媽媽的攤位,轉達給她。

我很明確地告訴這位媽媽,孩子身上的堅韌、執着,是她身體力行給予的。

我很有幸教到這樣的孩子。

同時,也替全班孩子感謝了這位媽媽和鯤鵬。

有他在,對孩子們的鞭策,勝過我千言萬語的叮嚀。

這位媽媽哭了。

她從沒想過,有一天,自己那個不是讀書料的兒子,也會成爲大家學習的榜樣。

07

中考時,鯤鵬除了數學得了40分,其他學科剛剛踩在及格線,英語甚至考了79分。

令我意外的是,中考結束第二天,孩子就去了媽媽的攤位幫忙。

他的目標是用一週時間熟悉炸串的所有流程,然後接管這個小攤位,承擔起養家餬口的責任。

考試結束後,學生們不再到校,但我依然還在上班。

所以,每天下班時,都能看到鯤鵬。

炎炎夏日,他在小小的攤位裡,揮汗如雨。

看到我,他遠遠地打招呼:“老師,快來嚐嚐我的手藝,是不是快趕上我媽媽了。”

10平米的攤位,被他打理得整潔有序。

他負責所有的工作,把媽媽安置在一邊,坐在小板凳上跟人聊天。

不忙的時候,我問鯤鵬:“真的決定不繼續讀書了?”

他笑着說:“老師,我不是讀書的料,註定是要靠體力吃飯的。我爭取用兩年時間把這個小攤位擴大到50平米。寒暑假淡季的時候,我就去送外賣。三年時間吧,先讓我媽實現休息自由,然後再讓她實現旅遊自由。”

在鯤鵬身上,我看到了真正的少年意氣。

知道自己能做什麼,然後把能做到的事情做到極致,這樣的他,是發光的。

這樣的青春,纔是無悔無憾的。

這樣自動自發自驅的人生,自帶馬達。

08

所以說,內驅力有多重要。

再舉一例。

班級裡有一個叫陸可的女孩,日常成績年級排名40左右。

各科老師對她的評價是“非常聰明,但從來都不努力的孩子。”

最令人頭疼的是,整個初中,孩子一直處於青春期,跟父母的關係非常緊張。

初一時讓她填心願卡,她就寫了一句話:爲我媽的更年期而讀書。

每次找她談話,字字句句都是對父母處處干涉自己人生的抱怨,甚至是仇恨。

既然“讀書使我媽快樂”,那乾脆就反其道而行之。

這種狀態,持續到還有一個月就是中考的時候。

中考報志願時,父母按她日常的成績與排名,選擇保守,報了一所小重點裡面排名較低的學校。

第二天來學校時,陸可找到我,哭了。

她說:“老師,我不想去那所學校。”

我跟她實話實說:“以你現在的成績,報這所學校是比較靠譜。”

她說:“可是我不甘心,我真正的目標是某某高中(全市排名第三的重點高中),直到昨天報志願,我纔想明白,前途是自己的,跟父母無關。我拿成績跟他們治氣,真的很幼稚。”

說完,她放聲痛哭。

我用力地抱了抱陸可,告訴她:“成長有時就是這樣帶着時差的,沒關係。你的人生還長,任何時候意識到人生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都來得及。就算不能考個理想的高中,將來還可以通過努力考一個好的大學,就算沒能考一個好的大學,日後還有機會通過考研到一個好大學,就算沒有考研成功,將來工作了,開始知識飢渴,依然可以學習……”

09

這樣的話,有安慰到她。

從那天開始,陸可在課堂上再沒開過小差。

下課去廁所都是帶着小跑的。

據她媽媽跟我反饋,以前每天哪怕作業沒完成,九點半一定準時上牀的她,如今天天學習到凌晨一兩點鐘。

不管父母怎樣讓她休息,她都一句話:“我不困。”

有一次,我看到陸可手上大大小小的掐痕。

我以爲她被家暴了,問她怎麼回事?

她笑着跟我說:“老師,上課有時太困了,自己掐的。”

那一刻,我心裡有說不出的心疼,還有欣慰。

10

幾天時間,這孩子光速長大,真的是判若兩人。

班級裡好多孩子也是如此。

就連平時上課就睡覺,排名最後的孩子都開始聽課了。

各科老師給我的反饋是:“終於不用再爲課堂紀律操心了。”

爲啥?

他們經歷了填報中考志願時那種真刀真槍,是英雄還是狗熊出來溜溜的真實場面,他們人生中第一次面臨真實而緊要的選擇。

前途就在面前時,勝過一切說教。

誰沒有上進心?

誰沒有求生欲?

哪個孩子不希望前途光明,選擇多多。

所以,我常常覺得,中考的志願不應該在初三。

早在他們入學時,就應該來一次模擬報志願,讓他們離前途命運更近一些,再近一些。

11

那天午休時間,陸可來向我請教一道題時,我得知了她的一個大秘密。

她揹着父母,進了中招報考志願網,改了自己的志願,選擇了那所全市排名第三的重中。

她說:“老師,我想拼一下,不然將來會後悔的。”

我能說什麼呢?

志願已經報完封機,只剩背水一戰。

我唯一需要提醒她的就是:“畢竟,咱這是拿最後一個月的努力和別人三年的堅持去賭,贏了固然好,但萬一沒實現,老師希望你不要氣餒。”

陸可笑了:“老師,是我自己選的,我能承受後果。大不了,去一個普高,就像你說的,我依然還有機會考一個好的大學,就算沒上一個好的大學,也還有機會考研,或者工作後再學習。”

我和她擊掌爲誓。

12

彼時,我感受到了少年意氣之蓬勃雄壯、勢不可擋。

這樣的活力與自我意志,在現在的孩子身上,太缺乏了。

所以,在我內心深處,有一個認知:不管結果如何,這樣我選我認我努力的品質與經歷,會讓她受用終生。

從這點上來說,她已經贏了。

中考結果出來那天,陸可成爲今年我們學校最大的傳奇。

她的校排名一躍而至第15名。

儘管中考錄取結果還沒出來,可是,以這個成績,進她報考的高中綽綽有餘。

成績出來後,她平靜地跟我打電話,報告分數。

她說她跟爸媽說了她更改志願的事情。

她說她還跟父母就自己此前對他們的態度道了歉。

她說:“老師,突然覺得父母很可憐。看着他們痛哭流涕的樣子,爺青結,以後,我再也不跟他們對着幹了。”

13

電話這一端,我的眼淚根本控制不住。

我問她:“接下來有什麼打算?”

陸可對我說:“老師,特別困,想睡上三天三夜。然後,去買高中教材,目標是復旦,嚐到努力的甜頭了。”

總有一種長大,令人猝不及防。

我多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早一點確立理想,找到目標,自我發動。

那樣的爆發力,是驚人的。

那纔是青春最該有的樣子。

14

很欣賞我班級裡一位媽媽。

她的孩子極度厭學,經常在課堂上睡覺。

她想盡了各種辦法,都不見改觀。

有一次,孩子一邊寫作業,一邊走神。

情急之下,母女倆吵了起來。

孩子質問媽媽:“不管我怎麼學,都上不了重點高中,你爲啥非得逼我學習?”

這位媽媽一時語塞,事實上,她從來沒想過,如果孩子學習不好,上不了高中,還有什麼選擇。

一夜無眠。

15

第二天早上,這位媽媽心平氣和地告訴孩子:

“我想了一夜,也想到了自己上學那會兒。爸媽都不是學霸,當然沒資格要求你成爲什麼學霸。但初中之前,都是基礎教育,是底層能力。媽媽想清楚了,一方面,我希望你能夠在堅持學習這件事情上,培養專注力和堅持能力。日後的人生,你的初中知識可能用不上了,但專注力和堅持你會用一輩子;還有一點,未來的未來,你也會成爲媽媽。我希望你的孩子在請教你學習上的問題時,你有能力用實際的解答告訴TA,初中知識沒那麼難,你也有能力判斷出,你的孩子是智力不夠,還是學習方法有問題……”

“我要你學習,是希望將來你當父母時,不是一個無知且無畏的父母”,這是我聽到的,最務實的回答。

而我也的確看到,後來的學習中,這個孩子很踏實,再沒有在課堂上睡過覺,而且不懂就問。

很清楚地記得她走出考場時的坦然,跑着跳着奔向父母,喊着:“不管結果怎樣,我盡力了。”

看着她興奮的樣子,我內心是安慰的。

儘管她最終離普高線還有一點距離,可是,一個懂得堅持,能夠自控的孩子,她未來的人生,會壞到哪裡去呢?

16

所以,希望每一個迫不及待爲孩子報各種補習班,進入瘋狂內卷模式的父母,都能先停一下腳步。

給自己一點時間,和孩子認真聊一聊“理想”。

甚至可以提前幫他們報一下模擬志願,關於中考、高考,甚至是人生的志願。

把“成爲什麼樣的人”“過怎樣的一生”的選擇權,交給孩子。

請相信,沒有一個孩子不希望自己優秀上進。

請相信“努力是對努力最好的回報,堅持是對堅持最好的回報。”

更請相信願力與心流的能量,相信青春的無敵。

去點燃那個蓄勢待發的火種,讓孩子們燃燒他們的小宇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