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輔助居家醫療 監測數據傳入手機 病患家屬:我很安心
都蘭診所所長餘尚儒與護理長楊斐卿探視在宅住院個案。(林周義攝)
都蘭診所所長餘尚儒探視居家醫療個案。(林周義攝)
健保署長石崇良(右2)與都蘭診所居家醫療團隊合影,並與團隊一同到府探視病患。(林周義攝)
健保署將推動居家醫療的改革,導入科技工具,實現在宅住院的目標。由於國內給付條件尚未到位,在正式試辦以前,僅有零星醫療機構試行,臺東的都蘭診所就是其一。56歲的林先生,照顧失智媽媽7年,因就醫不便,抱着「試試看」的想法接受居家醫療,診所醫師導入科技工具,爲媽媽遠端監測呼吸、血氧,數據直接傳入醫療團隊Line羣組,他感到非常安心。在醫療團隊照護下,媽媽也在家中安然走完人生最後一哩路。
林先生的母親86歲,7年前因家人過世,白髮人送黑髮人,狀況急轉直下。患有失智症的她,過去能自己走路、吃東西,穩定到臺東馬偕醫院回診,但去年狀況越來越差,生活無法自理,連坐輪椅也很困難,回診越來越辛苦。
從林先生居住的地方到馬偕醫院,需要耗上半天時間,不僅媽媽不舒服、體力不好,喊着要回家,對照顧者也會相當疲憊。林先生因哥哥過世,只能自己一個人照顧媽媽,工作、家庭兩頭燒,好幾次帶媽媽就醫時還閃到腰,無法好好工作。
透過姊姊的介紹,林先生得知都蘭診所的居家醫療服務,他抱持者「試試看」的想法申請。出乎意料的是,醫療團隊開着專屬的車子上門,走出來的除了1名醫師,還有2~3名護理師,在家中就能插健保卡,調出在馬偕醫院的就診資料。相較之下,到馬偕醫院就醫得華山高~4小時,看診只有10分鐘,過去是他們爲了就醫而奔波,申請居家醫療後,則是醫護人員奔波。
「醫護人員到家裡,來回得花上1~2小時,竟然可以如此付出」,林先生直言,在宅服務對醫療團隊簡直是做功德,不是爲了賺錢,令他相當感動。今年媽媽過完年後身體每況愈下,醫師評估媽媽有住院需求,爲媽媽安排在宅住院,透過科技的輔助,遠端就能監測呼吸、血氧,直接將數據傳入Line羣組,醫護團隊的每個人都能看到,令他非常安心,原來在宅住院也可以這麼可靠,媽媽後來也在熟悉的家中走完人生最後一哩路。
都蘭診所護理長楊斐卿說,醫療團隊使用的是國內廠商自行研發的智慧照護幫手,只要放在牀墊下,就能監測呼吸,再串接血氧機,夾在手指上,就能同步將數據一併傳入手機。健保署長石崇良說,這項工具原是爲照顧獨居者而用,瞭解對方是否翻身,若未翻身,加上電話不接,就表示狀況危急,必須立即啓動協助。如今這項工具已能用在在宅住院上,爲無法下牀的患者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