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法斯:陸「動態清零」恐抑制半導體短期發展

半導體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因爲從交通運輸到智慧手機,從醫療電子設備到汽車,各個行業都與之密切相關。簡而言之,半導體應用廣泛。科法斯表示,從2021年的資料顯示,電子元件約佔內燃機汽車成本的40%,因此,汽車行業同電子行業一樣高度依賴晶片。

科法斯說,晶片廠商紛紛加入激烈的創新競賽,而大陸也加入了這場創新競賽,提出「中國製造」計劃,目標是到2025年成爲全球高科技製造的領導者。根據 SIA 的資料,大陸約佔全球半導體出口的9%。

縱觀全球,科法斯說,亞洲在半導體市場中佔據主導地位,前三大出口國(地區)分別是臺灣(臺積電)、美國和韓國。

然而半導體產業遇到三大風險,科法斯說,風險一:從短期來看,大陸的「動態清零」政策將持續抑制大陸半導體制造,並對全球半導體價值鏈造成一定干擾,儘管後者已有所緩解,但對汽車等一些行業仍有些影響。

風險二:全球半導體創新競賽是中美兩國貿易爭端的核心。中美兩國貿易爭端始於川普時期,當時針對「中國製造2025」戰略採取了一系列保護主義措施。如今中美兩國的緊張關係仍在持續,去年10月,拜登政府決定遏制大陸獲得先進計算晶片、開發維護超級電腦和製造先進半導體。此舉對美國和大陸半導體市場的中期影響仍有待觀察。

風險三:從中長期來看,科法斯表示,能源危機加之全球經濟前景黯淡,半導體價格和銷量雙雙下滑反映出全球半導體供需都在下降。隨着美國「晶片法案」和其他措施的推出,引發了半導體供應過剩以及行業需求與供應鏈能力失調的問題將領先經濟體之間半導體制造技術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