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照洲:日應提監測數據 佐證福食安全

福島核災區食品輸臺解禁,其中包括農產品影響最大,圖爲福島生產的農漁類產品,在進行安全檢測。(摘自日本福島縣臉書)

行政院昨宣佈開放福島食品輸入,並祭出三原則及三配套,而7日食藥署則公開「109年度輸入食品風險分析」報告,指日本食品在癌症及遺傳效應風險等級可歸類爲「可忽略之風險」。前衛生署食藥局長康照洲表示,食藥署分析報告針對福島等五縣的產品背景分析內容較少,若要讓國人吃得安心,其目前的水質、地質,以及空氣採樣相關數據必須要再增加,另日本是出口國,是要來臺灣賺錢的,應提供我國監測資料進行審視,而不是由我國全盤幫日本做好風險管控。

國內檢驗量能 仍然有限

陽明交通大學副校長康照洲於2013年卸任食藥局長,他指出,日方過去都會提供部分的福島五縣輻射背景值,在他卸任那年,食藥局仍不認爲福島五縣食品已達可開放地步,但現在過了7、8年,風險是否仍和當時相同?外界不得而知,因此更需要日方提出官方監測數據,來佐證福食安全性。

康照洲表示,食藥署的分析報告中,針對福島等五縣的產品背景分析,相關數據必須要再增加,例如向日方索取福島等五縣目前的水質、地質,以及空氣採樣數據,此外,畜養、蔬果等易遭污染的生鮮食品,樣本數一定要夠大,分析起來數據纔夠客觀。

銫-137鍶-90 半衰期沒過

對於政府提出的落實福島五縣食品於邊境百分百檢驗,康照洲認爲,國內檢驗量能有限,若全部都要檢驗,要花很多錢進行把關,「日本是出口國,是要來臺灣賺錢的,我認爲他們有義務盡一點責任,提供我國監測資料進行審視,而不是由我國全盤幫日本做好風險管控。」

林口長庚醫院臨牀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不論是哪一種放射性物質,誤食後都會增加罹癌風險,令他擔心的是,核電廠事故至今已10年,銫-137與鍶-90半衰期還沒過,是個隱憂。銫-137、鍶-90半衰期較長,高達30年及29年。

5縣市食品產地 應標示

面對核食開放在即,顏宗海認爲,當前最重要的是風險管理,在政院提出的三配套中,並未表明要標示產地,若狀況允許,應標示5縣市食品產地,讓有疑慮的民衆可以避開,保障民衆的選擇權。他也建議民衆,在食品的選擇上,還是以臺灣本土產品爲優先,畢竟本土的食物最便宜也最新鮮。

「食安政策有3面向,風險評估、風險溝通及風險管理」,顏宗海表示,針對風險評估,食藥署已公佈「109年度輸入食品風險分析」報告,指日本食品在癌症及遺傳效應風險等級可歸類爲「可忽略之風險」,至於風險溝通,則需仰賴政府與民衆清楚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