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福食安全性非臺灣說了算 前食藥局長:日方應提交背景值

前衛生署食藥局長、陽明交通大學副校長康照洲。(本報資料照)

行政院今天宣佈開放福島食品輸入,並祭出三原則及三配套,而昨天晚間食藥署公告「109年度輸入食品風險分析」報告,指出日本食品在癌症及遺傳效應風險等級可歸類爲「可忽略之風險」。對此國內食安專家指出,日方應提出更詳細的福島五縣環境監測背景數據,才能讓臺灣安心開放福食。

前衛生署食藥局長、陽明交通大學副校長康照洲表示,食藥署的分析報告中,針對福島等五縣的產品背景分析內容較少,若要讓國人吃得安心,相關數據必須要再增加,例如向日方索取福島等五縣目前的水質、地質,以及空氣採樣數據,此外,畜養、蔬果等易遭污染的生鮮食品,樣本數一定要夠大,分析起來數據纔夠客觀。

康照洲於2013年卸任食藥局長,他指出,日方過去都會提供部分的福島五縣輻射背景值,在他卸任那年,食藥局仍不認爲福島五縣食品已達可開放地步,但他說,現在過了7、8年,風險是否仍如當時相同?外界不得而知,因此更需要日方提出官方監測數據,來佐證福食安全性。

對於政府提出的落實福島五縣食品於邊境百分百檢驗,康照洲認爲,國內檢驗量能有限,若全部都要檢驗,要花很多錢進行把關,「日本是出口國,是要來臺灣賺錢的,我認爲他們有義務盡一點責任,提供我國監測資料進行審視,而不是由我國全盤幫日本做好風險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