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大陸》AI製作數位分身 妙鴨能紅多久?

(達志影像)

毫無預兆,一批比「海馬體」還要更顯「標準化」的寫真圖集,近日出圈了。

「海馬體又出了新的寫真模板?」

在刷朋友圈和逛社交媒體平臺時,看着列表中好幾個人的「寫真照」似乎只換了一張臉,近乎一致的裝扮和背景,讓人感慨「標準化」之餘,不少網友還不禁多了份思考,其中便有Z世代年輕人宋木。

「要不是後來刷到了帶小程序二維碼的圖片,我也在懷疑是不是海馬體又出了什麼新的寫真模板,就和之前刷屏的海馬體聖誕及新年寫真照那樣。」看到照片覺得『還不錯』的宋木,也花了9.9元(人民幣,下同),成爲「妙鴨相機」(以下簡稱「妙鴨」)的一位付費用戶。

什麼是妙鴨?

用妙鴨官方自身的解釋,爲「在妙鴨相機裡,通過上傳一些你自己的照片,就可以擁有一個專屬的數字分身,然後挑選你喜愛的寫真模板,就可以得到一張張專業質感的寫真。」

通俗點來講,妙鴨是一款基於AI人臉識別的相機類應用,用戶在上傳自己20張包含人臉或上半身的照片,並支付9.9元(顯示標準價爲29.9元,限時特惠價爲9.9元),便可在等待一定時間後,生成一個專屬數字分身,接着挑選模板,用戶就可以得到各種風格的寫真。

從玩法操作來看,妙鴨的操作不算難,並且與半年前走紅過的「Lensa AI」大同小異,同樣需要上傳多張圖片「喂」算法,同樣採用的是付費模式。

二者就連技術,也如出一轍。

「都用的是SD模型。」深度AI愛好者黃言告訴燃次元,不止這兩款產品,可以說市面上AI生成圖像應用,大多都是基於開源的SD模型進行精調。

「SD模型是一種基於擴散過程的生成式AI模型,可以生成高度逼真的圖像。但妙鴨的分身技術除了運用到SD推理外,還用了具體的技術細節,我不好下判斷,但是能夠肯定的是,這類產品要複製一個出來很容易,因爲不存在技術門檻。」黃言補充,雖然在技術上不具備門檻,但也需要大量的計算資源,「說白了,還是得投錢。」

自上一個AI生成圖像現象級產品「Lensa AI」火爆全網以來,這個賽道其實並不缺參與者,AI社區「Midjourney」的AI換臉、B612卡嘰的「卡嘰AI」……但沒有一款產品能像妙鴨一樣,接棒「Lensa AI」,成爲新一代現象級產品。

只是,妙鴨爆紅,又能夠持續多久?

●誰在玩妙鴨?

用妙鴨生成一套「AI寫真」,按提醒進行操作,其實很容易上手。

但「上手容易」並不代表「操作簡單」。「選20張照片,我就倒騰了好久。缺一張都不行,而且圖片上傳還有審覈,審覈不通過也不行。」宋木向燃次元回顧自己一系列操作時,直言差點折在「選圖片」上了。

「雖然20張清晰正面照片和半身照,對我來說不是特別困難的事情,但不是所有上傳的圖片都符合要求,我一共成功上傳了20張照片,但毫不誇張說,識別失敗的照片起碼也有20張。」提到妙鴨強制要求的圖片數量,宋木進而發笑表示,「我自己生成了一套後,我想着也給我對像生成一套,結果我愣是找不全他符合要求的20張照片,只好作罷。」

對於花費9.9元換來的AI寫真照,宋木表示效果中規中矩,「生成的圖片乍一眼看過去很好看很美,但細看,發現圖片和自己還是很大出入。但又想到9.9元也沒多少錢,所以就覺得無所謂。」

宋木也坦言,自己下次應該不會再有爲AI生產買單的機會。而另一邊,則有不少用戶表示,如果妙鴨有新的玩法,還是很願意付費進行嘗試。茂竹便是其中之一。

「我是在朋友圈看到有好友分享後,抱着獵奇心理去嘗試的。」妙鴨用戶茂竹向燃次元表示,儘管等待時間比較久,前後大概5個小時,但看到成品還是挺滿意的,「至少滿足了『曬』圈的第一要素,就是『夠美』。」

體驗感還不錯的茂竹,同時也提到「目前的妙鴨很海馬體風格」,「目前的模版類型還是少一些。要了20張圖片生成的AI圖片,還是模式化了些。期待小程序以後能添加一些新玩法,比如是不是可以出個老年版,或者是表情更豐富一些的,再或者場景豐富的。」

等待數小時之久的,不止茂竹。「我是7月21號晚上才玩的,具體顯示前面有多少人正在製作數字分身我忘了,我只記得預計等待時間是12小時。」00後大學生曹嘟嘟提到,具體花了多長時間自己也忘了,反正自己是睡醒一覺後,才收到了模型製作完成的通知。

關於排隊人數多的原因,妙鴨團隊也於7月23日給出了說法,「AI訓練需要消耗大量的算力,而我們沒有想到這麼快收穫到這麼多朋友的喜愛。」並表示,「爲此,整個團隊一邊感受大家的熱情一邊加班加點解決,今天終於可以跟大家宣佈:排隊時間過長的問題已經初步解決。」

但當晚燃次元在嘗試新模板生成寫真時,發現生成時間雖然較前幾日有所縮短,但生成每套新寫真,都會顯示「排隊等待中,預計需要1分鐘30秒」。

「數字分身還能夠關閉頁面,畢竟退出後生成後會有提醒。但生成新寫真模板,就必須得頁面守着,退出後再進來,還是從頭開始計時。」曹嘟嘟表示,不能即時看到AI生成效果,是自己比較不滿意的地方,「玩了幾套模板後,就沒再玩了。感覺新鮮勁過去了。」

不少用戶也吐槽「模板有限」,一位男性用戶便真言,「上傳了20張照片後,生成的數字分身是女性,而男性模板也僅有幾個。」

● 妙鴨,妙在哪?

作爲一款6月30日纔開始邀請制內測、7月17日才正式上線的產品,在沒進行大規模宣傳,只靠「自來水」就引來大波用戶以致後臺服務器被擠爆。

妙鴨,有其吸引用戶之處。

對於不少用戶而言,「便宜」是他們願意爲之付費的因素,畢竟,只要9.9元,就能解鎖一個「數字分身」,從而能夠套用在上十套的寫真照片模板中,實現「圖生圖」。

和市面上一衆免費使用的「AI換臉」「AI換裝」等產品相比,採用付費模式的妙鴨不太能夠被人理解,「竟然不是免費使用的」「選了這麼多照片,還沒看到效果就要付費才能生成」……社交媒體平臺上,類似此「討伐」妙鴨收費的言論比比皆是。

但依舊有用戶願意爲此付費。「看着別人的效果挺好的,9.9生成一組『美照』也挺好。」曹嘟嘟說。

不過,9.9元的低價之下,成片的質量差強人意。「雖然有些失真,但是自己手動調一下,或者上傳一些更清晰的照片,效果會更好一些。」曹嘟嘟表示,9.9元的質量和專業的照相館相比,自然不佔優勢,但是保不齊以後算法優化,能夠生成更逼真的照片。

據燃次元統計,妙鴨目前提供36種寫真模板,包括古裝太平樂、都市正裝、職場、奢感光等多系列不同風格。正如曹嘟嘟等多位用戶反饋那樣,通過上傳清晰、多角度的照片,能夠生成質量更逼真的照片,有的甚至能做到「以假亂真」的效果。

同時,妙鴨團隊也表示,自身在不斷優化當前在線的模板,並加速開發其他系列風格大片。

妙鴨團隊的系列做法,在黃言看來,有要發展成爲線下海馬體、天真藍等照相館頭號勁敵的勢頭。

「爲什麼很多人都覺得海馬體、天真藍這些照相館的出品十分『標準化』,事實就是,這些照相館就是流水線作業,AI工具也是他們平時工作中常用到的修圖輔助手段。」黃言表示,待妙鴨類AI生成圖像不斷進行算法優化,取代這類線下照相館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2019年,天真藍在宣佈獲得A輪千萬融資時,便告知外界,在企業的未來發展規劃中,「AI技術賦能發展」被放置在天真藍的重要戰略高度。按照CEO周揚當時的說法,「目前天真藍的AI修圖能實現1分鐘修圖,修圖可實現97%替代人工,並保證100%通過人臉識別的標準化運作。」

而據黃言介紹,在國內市場,就已經有能夠實現批量精修的AI智能修圖軟件,據我所知,基本就不存在不使用AI工具的照相館,「和人工相比,AI工具的支出費用對於照相館來說,算不了什麼,但卻能夠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還能有效控制每張圖片的成本。」

「雖然我還是覺得這項技術的門檻很低,無法建立壁壘,但是互聯網的產品,大部分都是基於規模效應得以成功構建護城河。」黃言認爲,如果能持續營銷傳播,快速積累更多用戶,妙鴨從「網紅」變爲「長紅」,也不是不可能。

只是,這很難。要知道,妙鴨的用戶,大多出自於「獵奇心理」進行嚐鮮付費,但很難做出回購行爲。

妙鴨目前的營收主要來自於兩方面,一個是以製作數字分身爲主的9.9元「權益包」,另一個則是用於高清化、下載原圖作用的鑽石充值。燃次元向多位妙鴨用戶問到付費情況,得到的回答都是,「只花了9.9元。」

用戶的付費意願低、產品變現難,是問題的核心。

曇花一現的AI生成圖像現象級產品並不罕見,如Sensor Tower《2023年AI應用市場洞察》數據顯示,隨着DALL-E和Stable Diffusion模型的迭代與成熟,Al+圖像應用市場繁榮發展,2023年上半年相關應用超過150餘款,下載量突破1億次。

其中,「Lensa AI」自2022年11月下旬一經推出,應用下載量隨即迅速攀升,12月下載量突破1700萬次。僅過了一個多月,「Lensa AI」的下載量就直線下滑,下載量跌破了200萬。

和「Lensa AI」同類型的產品妙鴨,同樣,也很容易走上和「Lensa AI」如出一轍的「倒U型」的發展趨勢。

●尚存風險的商業模式

妙鴨的背後,能看到阿里大文娛的影子。

妙鴨的創始人張月光,是互聯網圈內資深產品經理,有過多家大廠的從業經歷。於2020年,張月光重回阿里巴巴,擔任資深產品專家,先後負責優酷的短視頻、直播等業務團隊以及產品、設計團隊。妙鴨便是其最近的「新作」。

天眼查數據顯示,妙鴨背後主體爲未序網絡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並於今年3月獲得阿里大文娛一筆天使輪融資。與此同時,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張龍,還擔任了優酷視頻(西安)傳媒科技有限公司的法人,同時還是該公司的執行董事兼總經理。

雖然妙鴨和阿里大文娛有着千絲萬縷關係,但是踩的坑也一點不少。

上線的第二日,妙鴨就遭到了來自用戶關於數據安全方面的「討伐」。事情來源於妙鴨最早版本的《用戶協議》中,存在嚴重的隱私保護以及數據安全的問題。原先的《用戶協議》,堪稱「霸王條例」,直指用戶使用妙鴨生成的內容,永遠都能被妙鴨用於包括商用等多個用途。

對此,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律師盧鼎亮向燃次元表示,妙鴨原先的《用戶協議》與中國現行的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相悖,「APP在收集、存儲、使用、加工、傳輸、提供、公開用戶的個人信息時,需要獲得用戶的具體授權,並且需要給用戶選擇不予授權的權利。」

面對關於協議的質疑,7月20日,妙鴨相機在微信公衆號、微博、小紅書等多個平臺發佈了道歉聲明,並表示已經對原協議有誤內容進行了修改。

盧鼎亮認爲,妙鴨原先的《用戶協議》規定用戶「不可撤銷的在全世界範圍內授權妙鴨使用用戶的個人信息」,明顯超過了必要範圍。修改後的用戶協議規定「用戶上傳的照片只會用於數字分身製作,不會提取也不會用於識別和其他用途,且分身製作完成後自動刪除」,纔是符合個人信息保護法等規定的。

「妙鴨相機修改《用戶協議》之後,也需要使得其商業模式符合用戶協議的規定,不得超範圍使用用戶的個人信息及數據。」盧鼎亮表示,妙鴨相機在今後商業化的過程中,如果需要再度使用用戶的個人信息和數據,還應當對用戶協議以及隱私協議進行更新,賦予用戶選擇授權或者選擇不予授權的權利。

低頭認錯的妙鴨,儘管已經在多個平臺發佈自己的「致歉聲明」,並在多位對信息安全保障仍持有懷疑態度的用戶評論中一一回復,「妙鴨團隊始終保證用戶安全」「妙鴨團隊承諾不會也不曾將用戶信息挪作他用」……但懷疑的種子一旦種下,很難根除。

如果說,妙鴨未來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能否成功培育出商業運營模式。但當下,妙鴨需要面對的一大難題,是如何重建用戶信任,唯有此,才能夠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持續發展。

正如盧鼎亮所言,隱私合規與數據合規是任何一款互聯網產品的生命線,只有保護好用戶的個人信息,產品及平臺才能行穩致遠。

對於妙鴨的未來,唯有扛過「曇花一現」宿命,才能「妙哉」。(馮曉亭/燃次元工作室)

(本文來源:【燃次元】公衆號,ID:chaintru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