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卷書摘》推動《超高齡社會發展法》迫在眉睫

超高齡社會「不只是」今日高齡者面對的挑戰,而是未來青壯年,特別是嬰幼兒世代將面臨的挑戰。(示意圖/Shutterstock)

臺灣預計在2026 年進入「超高齡社會」,這不只是今日高齡者面對的挑戰,而是未來青壯年將面臨的挑戰。

超高齡社會即將到來

臺灣預計在2026年進入「超高齡社會」,即65歲以上的人口超過20%。成功常是挑戰的開始,過去臺灣公共衛生、醫療科技及健保的進步及推行,導致國民壽命不斷延長,加上少子化,高齡人口比率快速上升。臺灣在1993年成爲「高齡化社會」(7%超過65歲),2018年成爲「高齡社會」(14%超過65歲);只要再過幾年就進入「超高齡社會」,速度之快,直超日本。

日本政府爲因應超高齡社會,二、三十年來首相多次主持因應對策,但仍面臨重大的困境,顯現在各社會現象及文學著作上:蛋黃區之外的房價下跌超過30%;無人繼承的土地合計已有九州大小;三線城市地方政府拍賣房屋,需要貼錢給欲遷入者,以免無人居住及交稅;地方醫療、路燈、垃圾清理無法維持;近幾年《下流老人》、《七十歲死亡法案,通過》等,各種充滿悲觀、無奈的著作盛行。

至於臺灣,除了常有照顧者由於身心俱疲,因而殺害被照顧者的慘案外,全臺無人繼承的土地也有金門大小。但種種徵兆顯示,至今並無任何政治人物加以關注,臺灣社會正逐步走向懸崖。

超高齡社會「不只是」今日高齡者面對的挑戰,而是未來青壯年,特別是嬰幼兒世代將面臨的挑戰。目前50歲者,至少要生活在超高齡社會30年,30歲者則要活60年,青少年要面對超高齡社會70 ∼ 80年。因此,今日推動《超高齡社會發展法》是前瞻性的行動,是爲未來世代因應超高齡社會做準備。

個人與社會的「五老」挑戰

超高齡社會以個人而言,至少要面對「五老」挑戰:老身、老本、老居、老友、老伴。

第一要務是老身,畢竟老身不在,其餘免談;今日長壽不難,但要活得健康快樂、活躍老化則不容易。老本則不能僅靠社會保障(無論是軍公教或勞保,少則七、八年,多則十數年就會耗盡),個人如何理財、儲蓄,已成爲「終身志業」。老居也是重大挑戰,目前居住在五層樓以下無電梯公寓的數百萬人,其中無法上下樓的人(特別是獨居者),將來必如日本,死亡多日無人知。

哈佛大學一項追蹤七十餘年的研究發現,健康快樂最重要的因子,是有良好的社會互動與支持。然而,臺灣與其他高度老化社會的共同現象是「孤獨」,由於少子化及都市高度流動,「獨居」成爲普遍的現象,孤獨對個人身心健康傷害極大,因此需要與人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

此外,長壽的老年人喪偶,或是現代人追求自我發展而離婚,要如何再尋求伴侶相互扶持,以增進幸福感、減少孤獨,也是目前及未來的挑戰。

至於社會羣體,需要面對的調適則更爲廣泛。個人困境經常成爲整個國家的社會、政治、經濟與文化問題。以老身而言,關鍵在於如何促進全民健康,完善老化、失能者的照顧,以及健康保險的永續。醫學從來只重視延長壽命(包括痛苦的生命),而延長活躍的生命,增進高齡者享有尊嚴生命的選擇(如安樂死),均需社會採取集體行動來因應。而老本當然與社會經濟息息相關。

至於老居,可以思考如何建構青銀共居、老人住宅等。老友、老伴,則要討論是否打破今日關於「家庭」的法律規章,改爲「鄰近於親」,沒有血緣、婚姻關係,但有深厚情誼的共居者,也能享有某種程度的「親屬關係」,例如代簽「放棄急救同意書」的權利。

近年來國內民間正在起步,仿照北歐國家大幅推動時間銀行,建立互動社會,這些都需要政府在法令規章與財力方面的協助。

《超高齡社會發展法》修法暨超高齡審議式民主公民會議,已從2019年開始推動,期待政治人物與全民都能多加關注,並且採取相關行動,共同面對超高齡社會挑戰的到來。

(本文摘自《生存革命》/時報出版)

【內容簡介】

臺灣社會正持續崩壞中

當危機威脅到生存,就應該及時革命

從個人、社會乃至於國家,重建公平與公義

爲何民主未必帶來幸福快樂?爲何窮者愈窮、富者愈富?爲何臺灣醫療水準高,國民健康卻比不上別人?

前衛生署長楊志良觀察到臺灣社會當前的問題:政府施政無能又貪腐,爲了選票亂放民粹式的福利政策;權、錢、媒結合,社會資源跟財富愈益集中,貧富差距擴大,階級固化;快速高齡化與少子化,社會及健康醫療保險都面臨破產;用意識型態防疫,造成無辜人命的犧牲,以及經濟的重大損失;種種因素交疊加成,終將引爆生存危機!

有鑑於此,楊志良決定發起新一波的革命,從國家、社會、健康三大議題切入,提出具體有效的解方:

▲針對罷免與公投修法,還權於民

▲公營事業股票全民配股,還錢於民

▲合理調漲公立學校學費,資源公平分配給私校學子

▲支持稅改,讓社會福利能夠永續

▲推動第三家庭以因應超高齡社會

▲重視預防保健,醫療體制更完善

如果你也關心臺灣的未來該何去何從,這本書將爲你揭示政治與社會的亂象,以及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的影響,並回到實務層面,提出保健、社福、政治制度的改革與重建,以及如何落實分配正義,讓社會福祉的效用極大化,進而讓這個民主國家迴歸「民有、民治、民享」的核心價值。

【作者簡介】

楊志良

1946年生,師大衛生教育系學士、臺大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美國密西根大學公共衛生博士。曾任臺灣大學公共衛生系所科教授、所長;亞洲大學榮譽講座教授;參與經建會全民健保規劃小組;柳營奇美醫院執行長;行政院衛生署署長等。目前擔任多項公益社團理事長及董事長。

個性鮮明,說話直率,勇於面對困難,以實踐社會公義爲人生目標。對臺灣最大貢獻是規劃、推動全民健保,也監督、改革全民健保。

曾是臺大公衛所破格任用的最年輕所長,也曾是經營績效佳的醫院管理者。擔任衛生署長時,不改快人快語作風,嚴辭批判時局,痛斥惡質媒體,多次挑戰立法院及監察院權威,是民調滿意度最高的內閣成員,被譽爲「非典型政務官」、「臺灣最有guts的歐吉桑」。

另着有《拚公義,沒有好走的路》、《臺灣大崩壞》(天下文化出版)、《分配正義救臺灣》(時報出版),《中華民國如何不亡!?》。

《生存革命》/ 時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