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基投信總座張慈恩 打造凱基新願景
凱基投信總座張慈恩
凱基投信近年來在主被動基金市場站穩一席之地,整體管理資產規模幾以年年翻倍之姿成長。今年7月,正式納入中華開發金控成爲其100%子公司,規模也擠進境內公募基金管理規模前十大投信公司之一。凱基投信總經理張慈恩將規模不到百億元的凱基投信,帶領到就要邁向2,000億元的另一境界,更打出品牌宣言:「豐盛未來」,將由內部管理做起,擁抱正向力量爲基礎,達成與客戶共好的目標。
張慈恩於2018年3月18日帶領凱基投信新團隊上任,上任的記者會對記者詢問的「目標」,她坦言會「跳躍式的成長」,每年要發行三檔新基金朝規模200億元、400億元、800億元的目標邁進。當時資產規模僅72億元,媒體對這樣的目標都覺得是「不可能的任務」。
日前張慈恩再度帶領團隊召開記者會,宣佈未來的品牌宣言,到今年10月底規模已來到1,882億元,排名國內公募基金管理規模第七大,正式成爲開發金控子公司。對於完成上任時訂下的目標,她笑稱,因爲自己是「重視承諾」的人,在資產管理業站穩腳步後,要開始一系列的品牌活動,結合近年永續發展的主軸,打造「豐盛未來」品牌形象。
張慈恩認爲,企業品牌的營造,必須從內部做起,因爲「沒有幸福的員工就沒有幸福的客戶」。所謂具優勢的投資團隊,不是埋頭衝績效第一、規模成長,而是擁抱正向的力量,凝聚團隊的使命感,才能讓員工能保有熱情,經營邁向永續,也才能讓客戶有真正的豐盛未來。
豐盛未來是全方面加總的結果,在公司管理經營上,她相當重視團隊的整體狀態,並認爲一個符合未來的企業組織,不該只注重表面上量化的數字呈現,一旦僅偏重效率而沒有願景,易使團隊失去熱情與方向、難以永續,更會因此喪失多樣化與自主性。
面對員工,她說,不要老是以「你這裡錯了、哪裡不夠好」爲出發點,應以員工的優點正面肯定作爲起點,這是正向循環的起點。
張慈恩認同弗雷德裡克.拉盧克斯所撰寫的《重塑組織》一書中,對組織概念的五階段之一的青色組織;所有組織成員們的聲音都一樣被重視、被聆聽,成員們能帶着使命感、集結戰力朝組織目的前進。也因此,青色組織並不爲「外在的標準」,如市場的評價所左右,而是基於與目標使命的一致性等「內在的標準」來判斷。
同時,她運用正向心理學─蓋洛普優勢識別測評,從策略思考、關係建立、影響力以及執行力等四大面向,賦予團隊使命感,進而集結團隊力量爲共同目的而努力,以提高組織戰力及向心力。
凱基投信新的品牌精神結合「長壽社會」及「永續共好」兩大趨勢。張慈恩認爲,爲追求人類與地球的永續發展,社會轉型、企業社會責任的必要性,從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其中就有七項目標就奠基於普惠金融上,不僅是聯合國倡議普惠金融,二十國集團(G20)、世界銀行、歐盟等重要指標組織,都持續呼籲普惠金融的重要性及其必要性,而凱基投信身爲金融業的一員,更希望能有所呼應,並且在臺灣普惠金融發展上帶來實際貢獻和付出。
爲積極參與社區建設、公益事務,凱基投信將更積極投身普惠金融的教學領域,讓專業與教學予以結合。不論是加入防詐講師培訓共創教案工作坊、或是參與中華開發文教基金的新北瑞芳鼻頭國小午餐約會,以及與執行策略夥伴合辦高感教育訓練活動共識營,希望藉此,讓每一個同仁都能親身體會到,付出可以讓世界更好。
張慈恩深信,當每一位員工都認可凱基投信的品牌,在行動上和精神上成爲凱基投信的品牌大使,品牌宣言才能真正的深入人心、激勵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