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獸輕量化!英特爾拚轉型 日媒:恐釀陸美科技冷戰新焦點

英特爾這家半導體巨頭,任何動作都牽動業界發展。(圖/美聯社)

半導體巨頭英特爾與南韓記憶體大廠SK海力士(SK Hynix)日前共同宣佈,英特爾的NAND Flash及存儲業務以90億美元出售給SK海力士,震撼半導體產業,日媒分析,這筆併購案可能激化今年累計已經超過千億美元的半導體投資案件,加上英特爾積極轉型,可能讓美國生產晶片能力受到影響,讓NAND Flash成爲陸美科技冷戰的新焦點

臺積創辦人張忠謀曾稱英特爾爲「700磅大猩猩」,形容公司在半導體產業的強大地位,但經過10年,半導體產業環境出現大變化,臺積電成爲晶圓代工領域霸主處理器市場雖仍以高市佔率穩佔龍頭寶座,但也不能忽視AMD的急起緊追,今年更在新冠肺炎疫情,帶動遠端需求暴增,以及高效能運算(HPC)、資料中心業務等,繪圖晶片大廠輝達(NVIDIA)一躍成半導體產業市值最高的企業。

去年蘋果高通針對專利權訴訟達成達成世紀大和解後,英特爾隨即宣佈退出5G 智慧手機數據晶片事業,事後的文件指出,主要是高通的不公平競爭所逼,纔會將數據機晶片業務出售給蘋果。

至於這次的併購案,英特爾的NAND Flash的固態硬碟(SSD)業務、NAND Flash部件及晶圓業務、大連NAND Flash晶圓廠都出售給SK海力士,英特爾僅保留特有的Optane業務。

《日經亞洲評論》則是針對這起併購案列出5點分析:

第一,SK海力士、英特爾這2家公司的NAND業務分別市佔排名爲第5和第6,雖分別來看不足以掌握定價權,但若併購後的市佔率將超過第2的鎧俠,也就是說,SK海力士的產品將更有競爭力

第二,目前NAND市場競爭激烈,就算是領導者三星電子,其盈利表現也不甚滿意,但在英特爾出售給SK海力士其NAND業務後,若在加上鎧俠的市佔率將達38.4%,將高於三星35.9%,目前SK海力士已經購買鎧俠的37.4億美元可轉換債券,讓SK海力士對三星發起挑戰,美光威騰電子也可能採取行動應對。

第三,目前鎧俠受到陸美科技產業競爭、華爲禁令影響,該公司決定暫停IPO,導致SK海力士目前無法公開市場收購鎧俠股權,加上威騰電子可能反對,讓SK海力士佈局受到限制。此外,紫光集團在旗下子公司長江存儲快速增長NAND業務支持下,加上大陸全力發展半導體產業,可能讓市場競爭變得更激烈。

第四,英特爾出售在大連的晶圓廠,可能讓1家大型美企在大陸的生產基地轉移至1家韓企。大陸半導體自給率2019年僅達16%,原本在2025年要達到自給自足的目標可能無法達成,但可能降低英特爾生產晶片的能力。

第五,也是最關鍵的重點:英特爾是否正在調整該公司一直以來的「垂直整合製造」(IDM)生產模式,就以競爭對手NVIDIA、AMD所取得豐碩成果來看,無廠半導體廠商可能是考慮的發展方向之一。

英特爾22日公佈第3季財報,儘管獲利達到預期,但警告資料中心的客戶出現去庫存化跡象,拖累盤後股價重挫逾10%。值得注意的是,英特爾執行長Bob Swan也透露,英特爾明年1月將決定是否將7奈米轉單、外包給臺積電,並強調「對臺積電的能力非常有信心」。

不過,有專家認爲,美國政府爲了加強在美生產半導體能力,加強與北京當局長期的科技產業對抗,據傳美國國會打算提出250 億美元的補助金,吸引美國半導體廠商返美生產。此外,臺積電也在今年5月宣佈將赴美國亞利桑那州設廠,用以生產5奈米制程,藉此降低美國所需的晶片在海外生產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