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要脫還是不脫? 英國將公投決定是否離開歐盟懷抱

英國首相卡麥隆(David Cameron)將實現競選承諾,對於英國是否脫離歐盟展開協調,預計2017年舉行全國性公投。(圖/翻攝自網路

記者蕭婷整理報導

英國首相卡麥隆(David Cameron)在2013年1月23日曾承諾如果保守黨贏得2015年英國大選,將會跟歐盟談判改革事宜,接着在2017年舉行是否退出歐盟的公投。而現在保守黨政府將實現這項承諾,着手設計公投問卷

當局在1日決定調整公投問卷內容,原本的公投問題爲「英國應否繼續留在歐盟?」,投票選項分別爲「是」或「否」。但疑歐派*認爲,該問題有引導性,傾向讓人民選擇較正面的「是」,不利支持脫歐一派。選舉委員會建議將題目修改爲「繼續成爲歐盟會員國」(Remain a member of the European Union)或「離開歐盟」(Leave the European Union)。

(*編注:疑歐派又稱歐洲懷疑主義,爲反對歐洲統合的理念,但非單一的意識型態;有主張不同形式的歐盟、主張自己的國家退出、解散歐盟等,目前不少右翼保守派政黨都傾向於此。)

卡麥隆承諾自己將爲英國在歐盟中爭取更好的會員條件,然後讓英國人民公投決定是否要續留歐盟。但歐盟方面表示,不會在基本原則上對英國讓步;包括英國特別在意的歐盟公民自由移動工作權力。不過在「次級法律」(secondary legislation)方面應可適度調整,這在歐盟公民前往他國時的社會保障有所幫助。

英國《泰晤士報》在大選當時曾做民調結果顯示40%的英國人贊成脫離歐盟,37%反對,23%沒有表明態度。當時由這項民調推斷支持和反對脫離的比例爲53%比47%,脫歐聲浪較高。

▲歐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主席容克(Jean-Claude Juncker)。(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是什麼讓英國想要脫歐?

據《經濟學人》的分析,在1950年代歐盟草創時期,英國就婉拒參與這個新的聯盟,奠定英國在歐洲共同事務方面的懷疑論調。1973年保守黨執政的英國決定加入歐盟家族,但是始終與會員國活動保持距離;英國沒有加入申根區、也不使用歐元。近幾年隨着歐盟政策准許,數百萬東歐移民涌入分食工作機會及社會資源,英國人對於結盟的不友善程度日漸增加。

不過,基於目前爲止尚未有任何國家公投離開歐盟,因此變數還很大。若是卡麥隆與歐盟協調的進度順利,保守黨政府預計將會傾向留在歐盟;居於在野的工黨自由民主黨則反對這項公投。

▲歐盟成員國地圖。(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英國「脫與不脫」有什麼影響?

贊成離開歐盟的一派認爲,如此一來就可以脫離歐盟的繁文縟節及政治角力,也不再受歐盟綁手綁腳的經濟規約限制,將有助於國家產業發展。另一方面,傾向留在歐盟的聲音則認爲,若是脫離會危害英國與最大貿易伙伴的關係,等於是和每年4千億英鎊的利潤過不去;另外失去歐盟的連結也會讓外資進駐的興趣大減。

事實上,後脫歐的發展情形還是得依英國與歐盟的關係而定。有可能會像是瑞士一樣和歐盟簽訂雙邊協定,或者像挪威冰島一樣涵蓋在歐洲經濟區內,但無權干涉市場規範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不論最後決定脫不脫歐,英國與歐洲的關係都將經歷一段不穩定期,因而造成很大的政治及經濟變數。

字典:英國脫歐「Brexit」

Brexit是一個因應時勢所生的新字眼,Britain exit,也就是「英國」與「離開」的組合字,另外也有「Grexit」,是希臘脫歐之意;這兩個字都被收錄進牛津網上流行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