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駕洗大體進出室 張大春:與圍觀砍頭的野蠻恫嚇差別?

北市先例,酒駕者殯儀館。(圖/東森新聞

網搜小組綜合報導

臺北市殯葬處與地檢署等單位達成共識,未來確定要讓酒駕受罰民衆前往殯儀館協助清洗「大體進出室」,體驗生命教育及遏止再犯。不過,作家張大春12日在臉書質疑,「這處分意義,與當年魯迅所痛憤的圍觀砍頭所顯示的野蠻恫嚇有多大的差別呢?」

爲了遏止酒駕,臺北市議員何志偉在上個會期拋出「酒駕洗大體」的懲罰方案,讓酒駕者到殯儀館服社會勞動役。北市殯葬處11日證實已與地檢署等單位達成共識,未來要讓酒駕受罰民衆前往殯儀館協助清洗「大體進出室」,但不會碰觸到大體,讓酒駕者學習生命教育及遏止再犯。

不過,張大春12日在臉書指出,「試問臺北市議員何志偉、市長柯文哲:這處分之意義,與當年魯迅所痛憤的圍觀砍頭所顯示的野蠻恫嚇有多大的差別呢?」他問道,「對於被圍觀(政府部門又自我矛盾地揚言:大體不會被直接看到)的死者而言,其身體於生命結束後淪爲恫嚇工具,是可以接受的嗎?」

▲對於酒駕洗大體進出室,張大春在臉書發表看法。(圖/翻拍張大春臉書)

這篇發文引發不少網友討論。「其實是鬼屋探險意思。」「要不要罰吃醮血的饅頭?」「接下來就可以看到那裡成爲打卡景點了(FB還會詢問是否要標註成觀光景點喔!)」

也有網友認爲,雖然不是最好的政策,但對酒駕犯嫌而言,吊銷駕照不痛不癢,罰款蹲牢也防不勝防,或許讓他們面對死亡、尤其是被他們親手摧毀的生命,是否具震撼性的嚇阻心理作用,值得一試。

而柯文哲稍早接受媒體訪問時說,根據過去資料,酒駕意外的發生高峰期集中在12月下半月開始,「臺灣每年要按照月份算,酒駕傷亡最多的就是在過年前一個月最多,因爲那個尾牙開始,一直進入到過年前,還有過年後大概半個月,就是春酒」,成效會如何就先試試看再說。另外,目前執行的對象以酒駕累犯爲主,「不會第一次就去,通常是累犯。」

▼酒駕者罰洗殯儀館停棺室,柯文哲說「先試辦看看」。(圖/東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