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駕累犯協助搬運大體、清洗 網友:就怕變簽到=沒事

酒駕累犯「洗大體」,你覺得呢?

總計 票。

網搜小組綜合報導

「酒駕累犯洗大體」議題引發社會各界關注,雖然大部分網友認爲這樣確實能達到嚇阻效果,但也有網友覺得不尊重「死者感覺」。對此,提案的民進黨臺北議員何志偉在自己的臉書PO文底下回應,主要是希望酒駕累犯「協助」搬運大體及清洗等,任何步驟當然都要有專業人員在旁指揮,「泰國可以,臺灣就可以做得到!」

▲何志偉指出,臺灣遭酒駕撞死的受害者一年就有百人。(示意圖內政部提供)

針對「酒駕累犯洗大體」的處罰爭議,臺北市長柯文哲曾表示,洗大體是專業,「不要搞到最後不是懲罰那個酒駕的是懲罰死者。」希望能再想一個比較好的方法,至少目前臺北市殯葬處是不會同意的。而部分網友也認爲,這樣做除了不尊重死者外,也可能會對死者家屬造成二次傷害。

不過,提案的臺北市議員何志偉則在自己的臉書PO文底下留言迴應網友,他強調,出殯過程中有很多程序及步驟,主要是希望酒駕累犯協助搬運大體、清洗,或是整理生者衣物,當然任何步驟都要有專業人員在旁指導,「泰國可以,臺灣就可以做得到!美國從1980年代開始執行,臺灣就可以做得到!」如果這樣做可以達到嚇阻的功效,「爲何不能支持這樣極致的生命教育?」

蘆洲交通分隊員警陳昭宏則是在執勤時遭酒駕女撞成重傷並截肢。 (圖/記者孫曜樟翻攝)

何志偉出面迴應後,網友們也紛紛提出見解加入討論,有網友認爲,「死愛喝的、不怕的就是永遠不怕,政府應該先檢討自己爲何可以大力宣傳酒的廣告,煙卻不行。」

也有網友表示,後續的配套包括如何確認受罰者真的有「親自動手」,畢竟牽涉到尊重大體不能使用監視器拍攝,是否會演變成讓受罰者利用關係疏通」,生命教育的美意反而變成「簽到就沒事」。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