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一流營商環境建設三年行動方案》解讀之二 | 握指成拳 共生共融 攜手打造京津冀一流營商環境

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京津冀一流營商環境建設三年行動方案》,圍繞優化提升京津冀區域市場環境、法治環境、投資貿易環境、政務服務環境、公共服務和雄安新區營商環境,提出19條具體舉措,爲打造京津冀一流營商環境、顯著提高經營主體活躍度和發展質量,明確了未來三年的發力方向。近年來,北京市充分發揮首善之區營商環境的引領作用,切實推動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深化改革、優化服務,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在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展現北京作爲。

一、持續規範市場環境,以更大力度激發經營主體活力

《行動方案》提出,要優化經營主體登記管理,加強公平競爭審查協作,提升跨區域創新協同能力,打破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近年來,北京市持續簡化企業跨區域遷移手續,實現遷入、遷出調檔和經營場所變更登記“一窗受理、同步審覈、限時辦結”,實現企業跨省(市)涉稅信息“一鍵遷移”,辦理時間壓縮至1小時,北京市企業登記檔案信息已在京津冀全域共享,朝陽區與天津市河東區、通州區與河北省北三縣實現營業執照異地“辦理、發放、領取”。推動“六鏈五羣”產業格局落地,共同繪製氫能等6條產業鏈圖譜,形成技術攻關清單、招商引資目標企業清單、“鏈主+頭雁+配套”三級梯隊企業清單,高質量發展動力源作用持續增強。

下一步,將深入推進企業開辦、變更、註銷政策流程協同一致,通過加強信息化建設,實現市場監管領域數據共享互聯,推進企業跨省登記業務“一口填報、跨域審覈”,實現大興臨空經濟區、雄安新區等重點區域以及企業跨區域遷移、多分支機構辦理等高頻登記事項“一網通辦”,保障企業跨省域遷移全流程電子化,減少企業辦事“折返跑”。推進京津冀公平競爭審查工作一體化實施,開展交叉互查、結果互認、聯合培訓,通報三地公平競爭審查典型案例,防止政策措施排除、限制市場競爭,保障三地經營主體依法平等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定期發佈三地科技成果供需信息,形成詳細的供需對接清單,建立定期更新機制,爲供需雙方提供精準匹配服務,努力營造市場統一開放、規則標準互認、要素自由流動的發展環境。

二、持續強化法治建設,爲企業發展提供法治保障

《行動方案》提出,要協同推進企業合法權益保護,推動監管執法標準規範統一,提高異地司法協同質效,加快建設誠信京津冀,保障經營主體合法權益。近年來,北京市不斷完善與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建設相適應的法規制度體系,先後出臺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知識產權保護條例、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條例、外商投資條例等法規,爲區域創新發展提供有力保障。促進京津冀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深度融合,開展審判協同、技術調查官共享、疑難案件聯合研討,聯合發佈《京津冀海外知識產權糾紛協同應對指引》,實現1萬餘件海外訴訟數據資源互通共享。強化公安行政執法協作,推動交通、戶籍、出入境、治安等企業羣衆高頻事項領域307項行政處罰裁量基準統一,實施京津冀稅務行政處罰事項“首違不罰”,累計辦理15.4萬戶次。深化藥品安全協同監管,聯合開展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領域覈查協查150餘次。推進冬季污染防治攻堅、跨區域流域水環境等生態環境領域聯合執法。推動京津冀晉企業公共信用綜合評價等級標準統一、結果互認和數據共享。

下一步,將強化線索移送、案件協查、聯合執法、資源共享等機制落實,積極開展反壟斷、食品安全、生態環境、信用監管等重點領域跨區域監管聯動,解決執法力量不足和跨區域監管難題,提高區域監管執法一體化水平。加強三地法院在知識產權巡迴審判、關聯案件檢索通報等方面協同合作,推動京津冀司法機關與行政機關在數據共享、業務交流、案件線索移送等方面銜接配合,加強海外知識產權維權協作。持續優化跨區域立案服務,支持三地法院建立常態化執行聯動機制。強化政府誠信履約機制建設,及時糾正政務失信行爲,讓誠實守信主體享受與其誠信度相匹配的優惠與便利。

三、持續提升國際化水平,增強對國內外要素資源的吸引力

《行動方案》提出,要推進區域高層次協同開放,做好外商投資企業服務,促進貿易自由化便利化,營造開放包容的投資貿易環境。近年來,北京市深化京津冀口岸合作和通關監管一體化改革,推動區域物流信息平臺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共用。京津冀三地“單一窗口”上線了“京津冀協同服務”,向三地企業及時提供北京空運國際物流應用、天津海運國際物流應用和河北鐵運國際物流業務功能及數據應用服務。進口貨物提箱用時由原來1—2天壓縮至最短1.5小時,出口貨物集港預期由5天壓縮至1—2天。優化外商投資政策環境,推出加強外商投資保護、提高投資運營便利化水平等26項措施。

下一步,將持續提升國際化水平,推進三地數字貿易協同發展,支持區域內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開展跨境資產管理等業務。加強外商投資法治保障,結合外資企業訴求,積極推動合理縮減外資准入負面清單。拓展“單一窗口”平臺功能,加快推進三地“單一窗口”與口岸通關物流系統互聯互通,實現通關物流可視化查詢。打造“稅路通”子品牌,建立健全跨境投資稅收服務長效機制,提振企業跨境經營的信心和底氣。

四、持續優化政務服務,提升標準化、規範化、便利化水平

《行動方案》提出,要提升異地辦事便利度,加強數據信息互認共享,融合線上線下辦事渠道,更好滿足經營主體辦事需求。近年來,北京市持續推出203項京津冀“同事同標”政務服務事項,涵蓋涉企經營、交通運輸、工程建設、民生保障等重點領域。“京津冀+雄安”推出234個“區域通辦”服務事項,政務服務同城化不斷加速。優化京津冀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專區,通過“雲窗”系統和自助服務終端,實現通州與北三縣、京雄政務服務異地可辦。推動企業准入準營、個人執業資格等領域資質資格互認,公佈50個類別165項資質資格互認清單,明確直接生效、備案生效、認定生效3種規範辦理方式,破解跨區域互認難題。

下一步,將建立“同事同標”事項動態管理機制,制訂印發京津冀自貿區“同事同標”事項管理辦法。建立三地政務數據共享協同機制,制定政務數據共享清單,推進跨部門、跨層級業務協同,實現高頻辦事場景數據在線查詢覈驗。提高跨省通辦水平,依託京津冀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專區,提供申請受理、審查決定、頒證送達等全流程網上服務,加快政務服務“雲窗”系統向天津、河北延伸,推動自助終端服務應用對接,使三地企業羣衆同步享受優質高效的政務服務。

五、持續推進公共服務共建共享,使協同發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人民羣衆

《行動方案》提出,要促進教育資源協同發展,推進醫療資源共建共享,加強人力資源服務協作,助力區域協同發展。近年來,北京市加快建設京津冀醫聯體,2024年成立以來,首批京津冀醫聯體內共有718名京津專家到河北開展診療服務,累計門急診診療3.4萬人次。開展人力資源服務產品推介、供需對接等區域性深度合作,京津冀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已有43家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入駐,其中北京機構達到20家;持續推動京津冀職稱評審結果互認,每年約有1000人持津冀職稱申報北京市職稱評審。加強基礎教育共建共享,援建雄安新區的雄安北海幼兒園、史家學校雄安校區、北京四中雄安校區已順利開學,新一輪“援四”辦學全部落地;完善“空中課堂”線上課程資源,逐步實現京津冀三地共享。

下一步,將持續推動京津冀醫聯體建設,通過整體託管、合作建院等模式與河北醫療機構建設醫聯體。以服務醫療機構爲主線,爲社會辦醫療機構配置大型醫用設備預留合理空間。繼續推進社會辦醫乙類大型醫用設備許可告知承諾制和北京自貿區社會辦醫乙類大型醫用設備配置實行備案制,持續支持社會辦醫規範健康發展。研究制定三地統一的人力資源專業高級職稱評價標準,逐步實現區域內高層次人才資源均衡發展,整體提升區域人才優勢。探索三地成立聯合職稱評審委員會,共享職稱評審專家數據庫,開展專家互派工作,充分發揮京津冀高層次人才作用。推動三地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形成合力,用實實在在的舉措繪製京津冀教育協同發展“同心圓”。

六、支持雄安新區優化營商環境,大幅提升集聚和配置各類資源要素能力

《行動方案》提出,要持續提升涉企服務質效,加快重點領域對外開放,着力營造創新創業生態,支持雄安新區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功能疏解項目落地。近年來,北京市推動政務服務線上線下融合,加強“京津冀+雄安”自助終端服務應用對接;營造創新創業生態,建立高端人才雙聘制,吸引北京“候鳥型”人才到雄安新區創新創業,開展院士、專家雄安行活動。

下一步,將全力落實好“1+N”政策體系,助力更多符合條件的雄安新區企業,特別是高新技術企業在北交所上市、新三板掛牌,加大對雄安新區直接融資支持力度。加強與雄安新區對接聯繫,深化人才聯動發展,全力支持服務雄安新區高標準高質量建設。

優無止境的營商環境是政府給予經營主體的最強底氣和最好保障。京津冀資源要素互補性強,但區域發展仍不平衡,迫切需要三地握指成拳、共生共融、再接再厲,通過抓好優化營商環境這一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關鍵改革,進一步提振市場信心,穩定市場預期,釋放經營主體活力。北京市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攜手津冀,以提升企業羣衆獲得感爲首要目標,推動《行動方案》任務落實,將北京優化營商環境改革成熟經驗在津冀推廣,與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城市羣加強學習互鑑,以一流營商環境打造區域協同發展新優勢,爲打造中國式現代化的先行區、示範區提供有力支撐。(北京市發展改革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