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優化營商環境典型經驗做法|上海堅持對標改革,持續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

近年來,上海始終堅持對標國際國內先進經驗,更新迭代、升級實施各項改革舉措。從1.0版到7.0版行動方案,持續打造貿易投資最便利、行政效率最高、政府服務最規範、法治體系最完善的國際一流營商環境。

一、以世行對標改革爲牽引,實現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突破

上海從起初學習借鑑香港、新加坡等外部經驗的“對標型改革”,到現在更加註重對標國際一流進行自身體制機制系統集成創新的“內向型革命”,從企業辦成一件事角度推進全流程改革,推動各指標領域法律法規和政策體系不斷完善。比如,開辦企業方面,上海新推出“全環節”、“全類型”、“全天候”企業登記服務平臺“上海企業登記在線”,便利各類內外資企業可以通過全程網辦方式辦理設立、變更和註銷業務。建築施工許可方面,推出工程建設聯審平臺,工程建設審批審查中心實現實體化運作,打通各部門專業系統,實現全網通辦。以低風險產業項目爲切入口,實現了項目審批管理服務流程、規則的革命性再造。

二、以貫徹落實條例爲抓手,不斷提升法治保障力度

2020年4月,《上海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發佈並實施,成爲上海優化營商環境的“基本法”,2021年進行第一次修訂。2023年圍繞黨的二十大新要求和對標世行營商環境評估的新變化,完成了第二次修訂,修正案共37條。後續將形成常態化修法機制,不斷將優化營商環境的經驗做法固化。同時,圍繞企業反映強烈的外資在滬發展、中小企業發展、反不正當競爭等問題,出臺《上海市外商投資條例》等“一攬子”專項立法,以及《上海市浦東新區化妝品產業創新發展若干規定》等18部浦東新區法規,形成優化營商環境的“1+X”立法體系。

三、以提升企業感受爲核心,持續激發經營主體活力

堅持踐行“有求必應、無事不擾”理念,注重把握好有效市場和有爲政府的關係,尊重經營主體地位,想方設法爲企業排憂解難。比如,持續優化政務服務,“一網通辦”累計推出41個“高效辦成一件事”,200個高頻事項實現“智慧好辦”,296項政策服務實現“免申即享”,惠及企業羣衆超1422萬家(人)次。精準對接服務企業,在網格化企業服務體系基礎上,2023年建立重點企業服務包制度,累計發放“服務包”3.3萬件,配置服務管家4179人;受理企業訴求辦結率91.9%,全市5800餘名服務專員走訪聯絡企業超47.6萬家次。着力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在之前特斯拉速度基礎上,2023年又創造了從戰略簽約到拿地開工僅用3個多月“莫德納速度”。通過服務企業的各類舉措,經營主體的活力得到有效激發。

四、以重點區域先行先試爲引領,不斷增強國際競爭力

依託承載國家戰略任務的重點區域,積極探索與高標準國際規則對接。以臨港新片區加快構建“五自由一便利”的制度型開放體系爲例,高水平投資自由方面,落地全國首個外商獨資整車製造項目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高標準貿易自由方面,構建以一線徑予放行、區內不設海關賬冊等爲核心的全新“六特”海關監管制度體系;高效率資金自由方面,開展跨境貿易投資高水平開放外匯管理改革試點;高能級運輸自由方面,建立“中國洋山港”籍船舶登記模式;高便利人員從業自由方面,率先探索建立電子口岸簽證機制,開設外籍人才來華工作和居留許可“單一窗口”;高便捷信息聯動方面,啓動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設立國家(上海)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

2024年2月18日,上海連續第7年在歲末年初召開全市優化營商環境大會,發佈《上海市堅持對標改革持續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行動方案》(7.0版行動方案),共150項任務舉措,力求推進營商環境五方面升級。一是對標改革升級,圍繞世行營商環境新評估體系的底層邏輯和方法論,推動重點領域改革從案例式對標向普惠制全方位對標改革升級,塑造營商環境國際競爭新優勢;二是公共服務升級,堅持“有求必應”,鼓勵政務服務與企業服務融合,兼顧普惠服務和個性化訴求,推動服務重點從提升企業辦事便利度向主動賦能企業全方位發展需求升級,一視同仁支持各類企業發展壯大;三是監管效能升級,堅持“無事不擾”、加強技術賦能,推動監管從“事中檢查事後處理”向“事前合規引導、事中綜合監管、事後依法包容審慎”升級,切實提升監管質效,爲企業營造安心、放心、暖心的發展環境;四是區域創新升級,以浦東新區、臨港新片區、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等重點區域和各類特色園區爲載體,推動營商環境創新示範從基礎版營商環境向打造與特色產業生態相匹配的營商環境升級,更好支撐高質量發展;五是社會共建升級,堅持“開門優環境”,着力加強社會協同,推動工作組織方式從各級政府部門爲主向加強與企業、商協會、專家智庫和媒體等各方面協同共建升級,更廣泛聽取各方意見,積極營造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