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論/AI產業未必泡沫化 看長不搶短
全球產業最紅火話題莫過於AI人工智慧。 (路透)
2023年以來且持續中,全球產業最紅火話題莫過於AI人工智慧,幾乎所有與AI產業供應鏈相關公司,都受到投資者特別青睞,股票價格與企業市值一飛沖天。
然而,最近歐美專家如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作家Robert Armstrong、美國銀行全球研究首席投資策略師Michael Hartnett等,開始表達質疑之聲,擔心這可能是一種「初期泡沫(baby bubble)」,就像2021-22年出現的元宇宙(Metaverse)、非同質化代幣(NFT)等一般地開高走低,最後造成投資者慘賠收場;甚至有人直言,AI可能像2000年的網路(.com),出現大型泡沫破裂危機。
持這種觀點的預測專家主要依據以下三項理由:首先,目前全球AI新創公司股價炒作與估值,與2000年網路新創公司幾乎如出一轍,強調虛幻「本夢比」而非適當本益比;其次,消費者願意爲AI產品與服務付出的代價,與這些公司股價估值完全不成正比,商業獲利模式尚未明確;最後,同性質產品取代性強且快速,即便是紅極一時的ChatGPT,市場份額迅速被他廠低價競爭者所瓜分。
今天高股價與市值的AI產業,究竟是一場由國際過剩熱錢所主導,即將撐破的泡沫,或是值得期待的長期經濟發展支柱,政府主管機關、企業、投資人,應該反覆琢磨。
若要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須從AI價值基本面開始探索。
Artificial Intelligence這個名詞源於1956年,迄今超過68年曆史,然而人工智慧實用化倚賴許多相關技術發展的成熟性,今日的AI仍處於技術發展成長前期,眼下爆紅的生成式AI與即將出現的通用式AI(AGI),恐怕只是AI技術發展的中繼階段。假以時日,經量子計算增加算力與大型語言模型(LLM)提供加持後,AI發展將進入真正影響人類生活的階段。
當然,以現有的領域專屬型人工智慧(domain-specific mastery)技術,仍然足以在若干應用領域提供可觀的價值,如人臉辨識、自動駕駛、金融投資輔助工具、醫療診斷、工廠自動化生產等,都值得務實期待。
另外一個值得深思的議題是,消費者願意爲即將出現的AI PC或AI手機,支付額外購買費用嗎?還是如同手機相機畫素,認爲所謂內嵌式AI只是新產品自動的規格升級?
比對先前的網際網路發展經驗,在初期,企業對企業(B2B)纔是真正的獲利模式,至於企業對消費者(B2C)服務與產品要能獲利,恐怕需要較長時間的等待。
目前國際間對於人工智慧技術與應用,仍然存在許多瓶頸與障礙亟待解決,如美國AI七巨頭:微軟、蘋果、谷歌、輝達、網飛、亞馬遜、特斯拉,互相的競爭遠大於合作、不同系統間缺乏標準互通,美中陣營基礎研究與創新,相互牽制而不共享,AI倫理與法律相關議題完備性不足,以及高階技術人力與應用領域專業人才極度欠缺、大量計算導致能源消耗,加重氣候變遷之嚴重性等,都是致力AI發展與普及者所不能逃避的難題。
值得特別關注的是,美中歐日等先進國家領導人,最近均曾表示將AI技術發展,視爲未來國力之重要部分,然而這種競爭圍堵與敝帚自珍思維,極有可能像過往的軍事武器科技,長期將嚴重妨礙AI技術普遍造福人類的可能性,甚至大幅度限縮商業發展與獲利範疇,致使有志企業徒呼負負。
由以上分析可知,AI技術未來發展進程,與利害關係人(stakeholders)利益與意向間,仍存在若干嚴重之矛盾。這點對於一般投資大衆與技術研發者而言,人工智慧的應用普及似將不如今日線性預測般地樂觀。
AI人工智慧無疑是21世紀對人類產生最大影響的關鍵技術之一,對於這項可能改變人類福祉,亦可能引發世界大戰而造成重大傷害(馬斯克之用語)的關鍵技術,若是利害關係人(尤其是各強國政府)以其他考量因素干涉其發展與普及,消費大衆與投資者,恐怕只能靠等待與時間來解決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