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AI狂熱copy網路泡沫化? 華爾街七大權威這樣看
包括資深經濟學家羅森伯格(David Rosenberg)在內的市場權威人士,以及來自美國銀行、瑞銀和TAM Asset Management等華爾街大行的專家們,將近來AI科技股的飆升比作在2000年以市場崩盤畫下句點的網路泡沫。
今年以來,在輝達、Alphabet和微軟等AI概念股大漲帶動下,以科技股爲主的那斯達克100指數已經上漲39%。其中,輝達股價今年來飆漲192%,有些人開始質疑這檔晶片股恐已高估。
但並非所有人都認爲AI相關股已經漲過頭。賓州大學沃頓商學院(Wharton School)已經退休的金融學教授、知名華爾街大多頭西格爾(Jeremy Siegel)表示,他不認爲這股AI狂熱是一場泡沫。 Tradier Brokerage執行長Dan Raju表示,現階段有關於AI泡沫化的說法根本是捕風捉影、毫無根據。
以下精選7位華爾街權威人士最新的看法:
●AI泡沫已經形成
美銀BofA Global Research投資長Michael Hartnett表示,目前AI已處於「嬰兒泡沫」(baby bubble),他並提出「AI=網路」的看法。他表示,資產泡沫無論是來自於網路發展等「對的事」,還是來自房市等「錯的事」,總是因寬鬆貨幣政策開始形成、因聯準會升息而破滅。
TAM資產管理公司投資長James Penny表示,就算只是在業績報告中提到AI這個詞都能讓股價上漲,這與網路泡沫時期非常像。我認爲這個市場有點過頭了,我對它開始下跌的押注將大得多。他並表示,過早對聯準會將開始扭轉升息週期的押注,也助長了這股AI狂熱,但只有少數幾個產業,事實上只有少數幾檔股票推動這波「爆買潮」。與此同時,經濟衰退仍是非常真實存在的風險。
瑞銀資深操盤手Art Cashin表示,我認爲AI將成爲新的「迷你版網路泡沫」,你聽到的所有事情都有AI的影子,從新藥和醫學,乃至於所有可預測性的東西。」。
Rosenberg Research創辦人、著名經濟學家和策略師羅森伯格(David Rosenberg)表示,企業行爲和網路泡沫時期沒有太大差別,投資人瘋狂熱衷於公司業務如何與網路進行整合,於是一家接着一家公司一昧滿足投資人對相關消息的胃口,有些公司只因爲在名稱中加入「.com」,股票就能大漲。他警告投資人不加選擇地搶進AI股,可能得付出高昂的代價,「毫無疑問,這場泡沫確實存在」。
●AI行情後市可期
Wedbush Securities知名科技股分析師Dan Ives強烈反對科技股已經來到類似於網路泡沫化的崩盤邊緣,並看好該產業將迎來所謂的「1995年時刻」(1995 moment),今年下半年可望再漲10~12%。他表示,基於過去9個月來科技業大舉降低成本、穩定的企業支出和仍然強韌的消費力,他相信「1995 moment」的高光時刻即將到來,他並表示,AI是繼網路之後,最能帶動科技業轉型的技術。
已經退休的沃頓商學院金融學教授、知名華爾街大多頭西格爾(Jeremy Siegel)也不認爲AI熱潮是泡沫,他表示,在網路泡沫時代,根本沒有賺錢的公司估值卻很高,這和現在不同。
金融科技公司與券商Tradier執行長Dan Raju表示,認爲AI普及與網路泡沫類似,這是錯誤的看法。在1999年的網路泡沫時期,企業估值與瘋狂的本益比是基於完全未經證實的理論,「而今年,我們正看着企業在此時此刻如何受惠於AI技術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