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阿里鏖戰「實體經濟」

文/李安嶙

在新技術不斷革新的今天,經濟社會,正在形成千姿百態的絢爛格局。而在這些經濟要素的背後,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嚴格的定義,存在重要性的排序,這也是市場發展的風向標,和調控的天秤。很顯然,正在這些「行動有方」的指導意見,讓中國成爲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關於實體經濟,有一句名言:「必須始終高度重視發展壯大實體經濟,抓實體經濟一定要抓好製造業。」

可見,實體經濟,對於中國的重要性。

很顯然,伴隨着更多的「新技術」的誕生,在這一個過程,「虛擬化」的經濟形態,不斷的廣受追逐,實體經濟,顯得更爲寶貴。在我看來,實體經濟極爲重要,是夯實第二大經濟體的核心堡壘。尤其是,「國之重器」製造業的繁榮,和賦能製造業的「零售平臺」,都是推動市場經濟走向鼎盛,讓中國的競爭力,不斷加強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剛剛結束的「11.11」,零售巨頭京東,和阿里巴巴,分別喊出了「實體經濟。」

「01」

這是一屆沒有GMV戰報的11.11

2022年,是一個不懂尋常的年份,這一種不尋常,在於「戰爭、疫情」籠罩在全球上空,令世界各國人民飽受折磨,經濟嚴苛,和消費力下降,造成了目前消費市場,進入了「存量時代。」

在雙11的第十三個週年,雙11變了。或許,在十三年前,無法想象十三年後的雙11,會是今天這般,多元化。

首先,阿里巴巴作爲雙11的發起者,已經不像過去那樣,「歌舞昇平」盡展「消費之美」。而是變得低調、變得柔和,在雙11間,阿里雲的聲量,大過於雙11。我的感受是,阿里巴巴在消費板塊,面臨的競爭對手十分之多,大環境的因素下,已經不允許阿里巴巴高舉高打,所以,雲計算聲量的大,是阿里系,在目前的格局之中,唯一一個需要強化的要素。

京東作爲阿里巴巴的頭號競爭對手,今年的雙11,似乎也很低調,兩者之間,不再像過去一樣,高層出來「拉扯」,也十分的低調。京東,每一次雙11,都會將京東科技、京東物流,進行一次曝光,告訴市場,京東是一家綜合性巨頭。

很顯然,京東和阿里巴巴,不得不面對零售市場的另外一種變化:「抖音、快手系的直播電商,已經全面崛起,他們更加強調的是利用內容流量平臺,賦能直播間。」

當然,還有昔日的線下平臺,蘇寧易購和國美,他們在零售時代,似乎正在漸行漸遠,唯一聽到蘇寧易購的聲音是「家電業務的一些銷售進展」,而國美,則是已經到了背水一戰的窘境。

2022年的雙11,是一屆沒有GMV的雙11,沒有喜報,沒有成績單,或許,對於很多人來說,雙11變了,變成了一個「記憶之中的節日」,對於更多的年輕人,0090後,或許,他們對於雙11,更加有自己的理解,因爲很簡單:「京東,和阿里巴巴們,抖音和快手們,以及蘇寧和國美們,並不是陪伴他們成長崛起的巨頭,沒有陪伴感,他們也缺乏參與感。」

對於,2022年的雙11,我覺得,平淡纔是真零售。

「02」

京東阿里巴巴鏖戰實體經濟

首先,我並不明白,爲何兩大巨頭,會在同一屆雙11,發起了「實體經濟」的戰役,但是,或許,面對於實體消費的萎靡,作爲國內兩大巨頭,促進實體商品的流通,大力推動中國製造的發展,是他們的責任感,即便,在「消費存量」時代,京東和阿里巴巴依然需要告訴市場:「零售是實體經濟的組成部分,是推動實體經濟發展的引擎。」

京東方面,由實而生,向實而升,是對2022年雙11的一個真實呈現。

京東電器正通過不斷探索全渠道業態,依託深度融合的貨網、倉網、雲網體系,深入推動數實融合,將體驗、產品與服務相結合,實現了線上線下的同頻共振,在京東11.11期間,以更實在的價格、更實在的商品和更實在的服務,讓全國各地的消費者享受到京東線下的實在購物體驗,同時爲合作伙伴帶來實實在在的價值,並由此成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增量場。

京東零售CEO辛利軍表示:「每一個實體經濟的參與者都了不起,京東作爲實體經濟的一員,會攜手每一個夥伴穩中求進,在建設更加了不起的實體經濟中貢獻最大的力量。」

阿里巴巴方面,張勇表示:「阿里的成長受益於時代機遇和中國大市場,阿里巴巴會始終紮根實體經濟,積極參與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建設,利用好數字技術幫助中小企業,推動產業變革加速到來。」

張勇認爲,過去二十多年的數字經濟發展,經歷了從「數字化的大流通」到「數字化的大物流」,再到「數字化的大計算」三個歷史階段。這三者,都深植於實體經濟。

可見,兩大零售巨頭,正在爭奪「實體經濟」領軍者頭銜。很顯然,在我看來,京東,和阿里巴巴在過去「常年的戰火之中」,雙方已經適應這一種相處模式,有爭鋒相對,也有剋制之處。尤其是創始人的隱退,讓雙方的競爭,變得相對柔和,但是,儘管如此,競爭一直在繼續。

所以,在我看來,京東阿里巴巴鏖戰「實體經濟」,可以說,戰火依然在持續。

「03」

實體經濟的勝利榮耀歸屬實體

一直以來,我認爲:「實體經濟,是最爲寶貴的經濟體,因爲一旦建設,堅不可破。」在中國,零售的發展,實體業的繁榮,成就了目前中國消費者,可以十分便捷的進行消費。而在這一個過程,實體制造業,還有零售業,和物流行業,以及支付系統的繁榮,重新定義了「新實體。」

可見,實體經濟的重要性和意義巨大。

一:實體經濟,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競爭曲線。目前,在全球製造與科技領域,中國實體制造的整體水平,在我看來,處於是數一數二的戰略地位,本質上,這是一種能力,我成爲「創造力的內在基因。」這是位於太平洋彼岸,和歐洲,以及東南亞國家,無法企及的一種能力。所以,將製造科技領域的海爾、海信、美的、格力、TCL、華爲成爲國之重器,是十分貼切的,而這些實體制造業,十分堅固的構建出了「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競爭曲線。

二:實體強國,東方巨龍騰飛世界的健碩羽翼。當然,我覺得實體經濟十分重要,在多元化的經濟體裡,實體經濟更爲艱難,效率提升相對緩慢。所以,實體經濟的創業者,在我看來,很不容易。很顯然,在多種經濟形態,不斷爆發的過程之中,實體經濟巨頭,以「長期主義」精神,對實體進行構建,是值得鼓勵的,更是值得讚揚的。很顯然,強大的實體經濟,是東方巨龍騰飛世界的健碩羽翼。

因此,實體經濟的勝利榮耀,歸屬實體。

李安嶙,知名科技財經內容創業者,熱愛互聯網、科技、零售、製造業、實體企業、與新商業文明,曾獲得中國十大科技新媒體人稱號。他以稀缺視野,洞見商業趨勢的下一秒而聞名,傳播力巨大。每一篇文章會同步數十個頂尖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