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研院看世界-烏克蘭現代化 金融業是關鍵
烏克蘭的經驗告訴我們,有效的金融系統是復興國家的關鍵。圖/美聯社
要在戰爭時期維持經濟正常運作,就需要實體現金、集中化的數位現金,以及分散式的數位資產。實體現金什麼時候都很好用,但很容易被充公。集中化的數位貨幣,在那些被敵人控制的地區,會被敵國法律牽制,但如果當地有分行,就比現金更好用。分散式的數位資產打從設計之初就是爲了抵抗干涉,但由於金融戰的影響,它們在跟國際銀行體系整合時可能會有障礙。靈活組合這三種資產,可以幫助被佔領的國家在瞬息萬變的戰局中保持彈性。
銀行防範軍事入侵的作法,是在系統穩定性和包容性之間取得平衡。烏克蘭銀行協會主席安德烈‧杜巴斯(Andriy Dubas)表示,俄羅斯在2021年底明顯露出入侵意圖之後,烏克蘭的確採取了一些短期因應措施,當時烏克蘭央行(NBU)和銀行業的非政府組織已經展開壓力測試,只是因爲當時政府堅稱俄國不會入侵,測試結束之後並沒有發表結果。
但杜巴斯表示,「其實早在2014年至2019年左右,銀行業就已經開始因應戰爭」。烏克蘭在2014年跟臺灣很像,臺灣發生了太陽花運動,烏克蘭則發生暴力程度高出許多的親歐盟示威運動(Euromaidan),從此之後在政治和商業上都開始脫俄入歐。很多人都知道,後來俄羅斯以「灰色地帶」的形式發動了一些入侵,使烏克蘭的軍方開始現代化;但其實同一時間,烏克蘭的銀行業也開始現代化。烏克蘭之所以能撐這麼久,銀行業的現代化功不可沒。
進步一日千里
烏克蘭是全歐洲最窮的國家,2020年人均GDP只有3,727美元。它的普惠金融有一些進展,但由於大多數人太過貧窮,實際上還是那些比較有錢的人才能獲得融資。但也正因爲該國的貧窮,它在發展金融的過程中「跳過」了其他國家必經的許多中間步驟。
2021年一項研究發現,該國在2020年的交易有56%以非現金支付,比例跟臺灣差不多;此外,由於近90家銀行在2014年至2017年的改革中破產,實體分行網絡明顯破損。由於該國很多人都沒有銀行帳戶,所以政府在2018年利用郵政系統建立了一種新的支付方式,讓民衆不需要銀行帳戶就能以該國貨幣進行電子支付。
戰爭發生前,國際支付平臺在該國無法正常運作。當地的Pay Pal帳戶無法收到付款,許多自由工作者爲了收錢,只好去其他國家開立銀行帳戶。後來疫情爆發,烏克蘭大力擁抱加密貨幣,如今已是全球加密貨幣使用率第四高的國家,甚至在俄烏戰爭開打前夕通過新法,允許銀行開立加密貨幣帳戶。
戰時維持有效的金融系統
俄國入侵後,烏國央行立刻展開一系列迴應,包括凍結匯率以及設置臨時帳戶的提款門檻。它還以許多方式注入流動性,例如自動辦理爲期1年,甚至可能再延長第二年的再融資,藉此使該國金融系統短期維持穩定。此外,它還取消了原本20萬赫裡夫尼亞(約7,000美元)的存款保險額度上限。
在戰爭開打的第一階段,許多難民提款時都遇到問題,但支付系統立即補上漏洞,Pay Pal在3月17日宣佈取消該國的收款限制,同時免除手續費。在此同時,烏克蘭也通過了前述提到的加密貨幣法律,並且使用一些方法,阻斷俄羅斯、白羅斯的信用卡發行機構與俄羅斯境內進行轉帳,成功阻止敵人獲取財源。
烏克蘭的經驗告訴我們,有效的金融系統是復興國家的關鍵,它能讓國家在促進生產的過程中,保持穩定與秩序;光是一味避開風險,絕對不可能守住國家安全。真正有用的方法,是根據每種風險的實際狀況,讓國內的各種組織與部門根據自身經驗做出最佳判斷。這不僅在商業上如此,在整體國家大事上也是如此。
(本文譯者爲劉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