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資本集團:陸股風險升溫 審慎選股者仍有利

資本集團指出,儘管中國大陸今年深受監管政策陰霾籠罩,但其中部分監管舉措並不完全是負面影響。以網路平臺爲例,其監管目標可能是遏止壟斷和寡佔,避免迫使商店簽訂獨家合約、或採取掠奪性的行銷策略。

資本集團認爲,此波監管行動是促進競爭並創造有利於小型企業蓬勃發展的環境,進而使B2C或B2B領域的產品,消費者都能受惠其較低的價格。雖然短期內可能造成較大波動,但長遠而言能增加競爭推動良性發展。

不過,其他受監管領域可能沒這麼樂觀,如市值達千億美元、教授學校課程的課外補教公司必須轉型非營利性質、且禁止IPO或招攬外資,以避免經濟差距拉大,並實施限制措施減少學生及年輕人投入線上遊戲及串流服務時間,恐拖累企業獲利、並增加合規成本。

雖然某些企業和產業面對較高不確定性,但資本集團認爲,與政府重點策略較一致的其他商業範疇有望迎來投資機會,像是電動車及相關綠色能源產業。因有助減少碳排放、污染導致生育率下降及生存環境不佳等種種問題,將有望透過投資增加而受惠。

此外,進口替代亦是中國大陸重要的關鍵部署之一。資本集團指出,進口替代涉及醫療、科技等各產業,其中以半導體別具戰略意義,尤其在美國對電信巨擘華爲頒佈禁令後,中國大陸更致力於提高半導體設計和製造技術。

根據資本集團在中國大陸投資的經驗,雖然當局一面出手加強監管,但另一面仍密切關注市場影響,盡力緩和投資者憂慮情緒,同時重申將繼續支持股市和民營企業、包括在國外上市的企業,並強調向外開放中國大陸金融市場的承諾。

資本集團認爲,中國大陸在監管浪潮高低起伏和經濟下行時,仍具發掘利多的投資機會,是典型有利審慎選股者的市場,優質企業和創新機遇仍不斷涌現。主動式投資專家須深入瞭解個別企業情況,透過審慎評估以掌握中國大陸市場投資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