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寬量國際:股東行動主義由日韓吹向臺灣 企業應未雨綢繆

根據全球最大投票代理徵集及公司治理顧問公司Georgeson的統計,日本與韓國自去年以來至今,就分別有包括富士達(Fujitec Co.)與新韓金控(Shinhan Financial Group)在內的19與20家公司,被股東行動主義者成功(Successful)或部份成功(Partially Successful)提案成功,其中不乏持股僅0.01%的積極股東。

李鴻基表示,過去幾年在日本與韓國轉趨活躍的股東行動主義活動,也開始吹向臺灣,過去在臺灣的股權爭議事件主要分成家族、大股東、外部禿鷹等3大類,近期外資股東在機殼大廠可成(2474)股東會進行提案,對公司經營方針表示意見,對臺灣公司就是一項訊號,預期在臺灣將會有越來越多的積極股東行動。

李鴻基指出,臺灣資本市場的外資持股比例已經從2010年初的29.5%逐步上升至2023年3月的38.7%,外資意見對於董監事改選結果具有顯著影響力,根據寬量國際統計,明年將有400多家上市櫃公司將進行董監事改選,其中240家的董監事持股低於20%、70家公司的外資持股高於10%,有鑑於股東行動主義風潮在日本與韓國方興未艾,可以預期的是,積極股東將會在臺灣越來越活躍。

李鴻基表示,臺灣過去3年曾出現不少股權爭議公司,如2021年的光洋科(1785)、漢唐(2404)、東元(1504)、康和證(6016)、臺苯(1310),2022年的長榮集團、新金寶集團、如興(4414)、臺開、聯合再生(3576)、隆銘綠能(3018),以及2023年的新光金(2888)、泰山(1218)、國票金(2889),臺灣企業應爲明年的改選先提早佈局,做好股東溝通,以期明年改選能順利獲得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