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保單活化意願低,上半年僅增34件

金管會。(林資傑攝)

金管會因應高齡社會來臨,5年前開放「保單活化」,准許可將早年投保的終身壽險保單轉換爲遞延年金、醫療險及長照保單。不過,據金管會統計,上半年「保單活化」申請轉換件數僅新增34件、價值準備金轉換金額僅增加1267萬元,顯示民衆轉換意願不高。

「保單活化」允許在確認保戶意願、不損及保單價值及資訊充份揭露情況下,可讓保戶將早年投保的傳統型終身壽險保單,轉換爲同一壽險業者的醫療險、長照險或遞延年金險,以支付高齡後可能發生的醫療費、長期照顧費或退休生活支出。

據金管會統計,自2014年8月開辦至今年上半年爲止,共有9家保險業者開辦保單活化,累計申請轉換件數爲4691件、轉換金額15億7696萬元。其中,前5大業者爲新光、國泰、富邦、南山、臺銀人壽,另外4家爲臺壽、中壽、三商美邦、宏泰人壽。

至於保單活化的轉換險種狀況,金管會表示,以健康險佔最大宗,合計轉換達3923件、轉換金額約12.1億元,分佔整體的83.6%及76.8%。長照險位居第二,合計轉換424件、轉換金額約1.89億元。年金險合計轉換344件、轉換金額約1.7億元。

而截至去年底,保單活化申請轉換件數爲4657件、轉換金額爲15億6429萬元。以此推算,今年上半年保單活化申請轉換件數僅新增34件、轉換金額僅增加1267萬元,顯示民衆轉換意願明顯不高。

金管會主委顧立雄日前坦言,推動保單活化的成效並不成功,主因許多民衆不願意將過去購買的高利率保單,轉換爲目前利率較低的保單。金管會對此研議3方向放寬,包括降低保費、放寬可轉換爲實物給付保單、適格年金機制等,以鼓勵民衆善用保單活化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