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野生緬甸蟒 具生態保育價值

研究團隊緬甸蟒注射晶片。(金門政府提供)

研究團隊採集蟒蛇鱗片,進行遺傳分析與研究。(金門縣政府提供)

金門連年裁軍,讓銷聲匿跡近40年的原生種緬甸蟒,意外獲得喘息機會縣府委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林思民博士團隊進行3年研究,估計全島成年蟒蛇不超過120只,深具生態保育價值

該團隊研究指出,由於再捕捉率偏高,估計全島緬甸蟒成蛇約117只,以大金門而言,每平方公里約0.87只,食物以小黃腹鼠溝鼠等大型鼠類爲主,小型的錢鼠幾乎不吃。

縣府建設處長翁自保表示,金門地區緬甸蟒族羣數量,在2000年之後逐年攀升,2010年前後達到高峰,開始引起民衆學者的好奇。因緬甸蟒在美國佛羅里達州形成嚴重的外來種問題,而金門又是走私野生動物高風險區域當地民衆一度認爲緬甸蟒是走私者「丟包」遺留下來的外來族羣。

但近年經過林華慶博士、蔡添丁等人詳細的史料考據,發現當地軍民在1951年前後,已經留下頻繁的蟒蛇捕捉紀錄,只是一直未受生物學家的重視。其後,由於大量駐軍,導致蟒蛇在金門銷聲匿跡近40年之久。直到兩岸情勢緩和,軍隊逐漸撤離金門,才讓蟒蛇的族羣重獲喘息機會。

林思民研究團隊利用DNA進行比對,發現金門的緬甸蟒與福建省沿岸的族羣,在遺傳上較爲接近,進一步證明蟒蛇爲金門土生土長原生動物。相關研究成果已於近日刊載於學術期刊Zoological Studies。這是國人第1次針對野生蟒科動物進行正式調查報導,也讓金門地區成爲世界上「戰地的特殊背景幫助保育稀有野生動物」1個全新案例

縣府指出,蟒蛇在金門擁有幾項重要學術意義:1、金門是蟒科動物在臺灣地區唯一分佈地方,具有獨特保育價值;2、讓金門成爲「停戰區保留物種多樣性」的案例;3、林思民研究團隊以無線電追蹤緬甸蟒,成爲亞洲第1個針對野生蟒科動物進行的研究案例。

目前,金門地區蟒蛇的主要天敵人類,包括棲地開發、車禍死亡,以及人爲捕殺。在過去3年追蹤期間,至少有3只蛇(佔研究個體的4分之1)遭到捕捉或宰殺,丟失珍貴研究數據,成爲研究團隊心中最大的痛。

研究團隊指出,緬甸蟒雖然體型龐大,但是生性慵懶,在野外並沒有攻擊人類的紀錄(亞洲地區的攻擊記錄均來自另一種網紋蟒),反而可控制金門當地鼠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