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豬肉難防 小吃美食「大腸、豬腳」需求大 多自國外採購

儘管許多民衆表示,就算未來開放萊豬進口,仍堅持只吃臺灣豬,進口業者卻透露,許多小吃熱門美食,如豬耳朵豬腸部位,大多自國外低價採購。(示意圖/Shutterstock)

自從總統英文宣佈2021年元旦起,將開放進口含萊客多巴胺萊劑豬肉進口後,國內爭議不斷。儘管許多民衆表示,就算未來開放萊豬進口,仍堅持只吃臺灣豬,不過進口業者透露,因爲臺灣與歐美飲食習慣不同,許多小吃攤熱門美食,如豬耳朵、豬腸等部位,大多自國外低價採購。民衆想避免把進口豬吃下肚,實在困難。

萊豬開放議題延燒,真的能拒吃外國豬?《TVBS》報導,我國進口豬肉有9成供給加工廠,其餘1成則是特殊部位,例如豬腳、豬耳朵等。進口業者指出,由於國內與歐美國家飲食習慣不同,國內小吃攤上的饕客美食,像是滷豬腳、豬耳朵、嘴邊肉和大腸頭等小菜基本上歐美人都不喜歡吃,所以能用便宜的價格採購進來。也就是說,就算不吃萊豬,進口豬早已進入我們的生活

業者表示,各國豬肉在國際市場價格都差不多,美豬並沒有比較便宜,雖然這些豬肉起價比臺灣低,但是進口加上運費關稅和倉儲費用等,最後其實跟國內價格差不多。不過,又因爲國內對豬肉需求量大,只吃國內根本不夠。

《中天新聞》統計指出,光是2019年臺灣豬肉進口量達11萬8060公噸中,其中冷凍豬肉佔8萬4千多公噸,而國內小吃攤熱門小菜「大腸頭、腸衣豬蹄」等雜碎類豬肉就佔了2萬多公噸。雲林縣肉品市場總經理黃加安受訪時坦言,「滿多的豬腳是仰賴進口來彌補我們內需市場的不足。」民衆對此也表示,要區分是否國產、進口豬實在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