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土特產」 長這樣

央視揭秘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土特產」究竟長什麼樣子。(圖取自央視)

央視揭秘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土特產」究竟長什麼樣子。(圖取自央視)

央視揭秘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土特產」究竟長什麼樣子。(圖取自央視)

大陸國家航天局12日舉行嫦娥五號任務第一批月球科研樣品發放儀式代表着大陸對月球樣品科學研究工作正式啓動

央視報導,首批發放的月球科研樣品共17.4764克,被分爲31份,分別發放給13個科研機構

其中包括了光片樣6個157.6毫克,岩屑樣13個868.8毫克,粉末樣品16.45克。

去年12月17日,嫦娥五號探測器圓滿完成月球樣品採樣返回任務,帶回了月球樣品。嫦娥五號探測器在執行月球樣品採集任務中,探測器通過表取和鑽取兩種方式,共獲得了約1731克月球樣品。

月壤到底長什麼樣子?探月工程三期副總設計師地面應用系統總師李春來表示,透過肉眼看到的月壤,就像黑色沙土,但顆粒更細,並且乾燥沒有水分。但是在顯微鏡下看到的月壤,不僅有了色彩形狀也各不相同。

李春來說,很多月球岩石原來應該是玄武岩,破碎崩解以後,有的東西還是保持它原有的礦物的組合特性,我們一般叫岩屑,就是岩石的碎屑,只是物理上變小了,但它所有的原來的結構構造、礦物的關係還是保持跟原來的玄武岩一樣。

李春來介紹,不同於地球表面土壤,受到多種因素影響,月壤的顆粒都相對較小。

目前,嫦娥五號採集的樣品,平均粒徑大概只有不到10微米。他指出,這跟原來的認識還是不一樣、不一致的,與阿波羅樣品也不一樣,是非常細的月壤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