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籲烏 要有勇氣舉白旗

天主教教宗方濟各二月初接受瑞士公共廣播公司RSI專訪時說,烏克蘭應拿出「舉白旗」的勇氣與俄羅斯交涉,「當你發覺打敗仗、事態不利,你要有勇氣談判」,據信這是他首度用「白旗」或「打敗仗」等措詞描述俄烏戰爭。教廷則澄清,方濟各用白旗代表停火、談判,並非投降。

路透和紐約時報等外媒報導,該訪談主持人詢問方濟各認爲烏克蘭是否需舉「白旗」投降,抑或此舉將正當化國際間「大欺小」的行爲。八十七歲的方濟各回應,助長侵略者的擔憂的確是一種說法,但最堅強的是能看清局勢、爲民着想,有勇氣舉白旗並談判的人。

方濟各說,談判是勇敢的詞彙,儘管可能令人蒙羞,但戰爭會造成多少人喪生?這最終會帶來更糟後果。他說,應及時談判並尋找可擔任調人的國家,現在很多(國家)有意當調解者,像土耳其。別羞於談判,以免爲時已晚。

方濟各談及包括以哈戰爭的廣泛衝突議題時說,談判向來並非投降,而是避免將國家帶往自殺的勇氣。方濟各並認爲以哈雙方均有責任,「戰爭是雙方、而非單方面造成」。

該訪談預定廿日播出,部分內容先於九日釋出,因此引發關注並令人懷疑方濟各是否暗示烏克蘭應投降。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發言人未立即對此置評。烏克蘭駐教廷大使尤拉什在社羣媒體發文,似將方濟各前述說法比擬爲「與希特勒談判並豎白旗」。

教廷發言人布魯尼九日晚則聲明澄清,方濟各提到白旗是順着主持人提問的用詞,並非意味投降。教宗仍希望達成外交解決方案,實現公正持久和平。但紐時報導說,方濟各「白旗」等說法凸顯梵蒂岡常使烏克蘭官員和支持者困惑,摸不清教廷立場。

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九日引述兩位美國高官獨家報導,俄軍二○二二年夏在烏南赫鬆苦戰,遭烏軍包圍,拜登政府同年下半年時,曾對莫斯科以小型戰術核武回擊的可能性嚴陣以待,研判俄軍當時所處困境恐是動用核武的「潛在扳機」。白宮國安會爲此自前年夏末至秋季間,召開一連串會議研擬緊急因應計劃。此事詳情也寫在CNN國安新聞記者修託新書「大國迴歸」(暫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