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的文藝復興抑或亂象?2030雙語臺灣政策盤點

大學課堂中,學生背景多元,「英語能力落差大」是大學推行雙語教育一大挑戰。陳之俊攝

爲培育具國際競爭力和全球視野的優秀人才,教育部推出「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劃」。從2021年雙語計劃推行以來,臺灣高教內部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臺大副校長丁詩同甚至以「教學的文藝復興」,來形容雙語教育掀起的革新改變。

《遠見》記者踏入一家臺灣頂大的管理學院課程,一半以上的學生是外籍臉孔,老師講述和學生分組討論皆以英語進行,跨文化溝通如此自然流暢。

鏡頭一轉,來到護理系大二課程,同學們低頭專注於桌上的紙筆測驗,密密麻麻全是英語題目,卻難不倒學生,全班都在時限內完成作答。接下來,進入實作環節,卻是另外一番景象。

「I feel so bad. Ask me questions!」十幾位學生圍着助教,任務是以英語詢問疾病史。扮演病人的助教急切要求學生問問題,學生們卻面面相覷,焦慮得不知如何開口,忍不住比手畫腳起來。

歡迎來到雙語教育的多重宇宙!

這並非虛擬遊戲的場景,而是真實發生於某頂大的全英語授課( English as a Medium of Instruction, EMI)現況。各大學、各系所的英語授課課堂,呈現截然不同場景,凸顯臺灣高教推動雙語教育的複雜現況,以及多重挑戰。

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廖高賢表示,在高教階段,雙語計劃以逐步推動EMI課程的方式進行。2021年,雙語計劃推動後,大學的EMI課程數量確實大幅成長,臺大112學年度EMI課增加到1905門,成長率超過50%;成大112學年度也增開到1200門EMI。

然而,大學推行EMI課程的現場,卻仍有許多亂象。首先引發困惑的,就是EMI到底是要教英語?還是教專業?光是其中一項,對學生就有極大挑戰,何況要用英語來教導專業,學生會不會愈聽愈糊塗,影響大學生「專業知識」學習成效?

EMI、AI工具是翻轉教育現場契機

儘管亂象層出不窮,雙語教學挑戰多不勝數,但EMI教學策略的轉變,有機會導入AI等多元數位工具,蘊含翻轉教育現場的動力。

「數位工具確實對備課滿有幫助的,」臺大雙語教育資源中心主任、公衛學院教授李婉甄提到,老師不但可善用像ChatGPT這類生成式AI工具協助「潤稿」,影片也可以用AI軟體自動生成字幕,甚至翻譯成中文字幕,提供學生做課前預習或課後補充資料。若老師對自己的英語發音不夠自信,甚至有AI生成語音軟體能協助錄音。

臺師大師培學院院長林子斌觀察到,許多教師聽到要開EMI課程,就開始到處找師培資源,想學習如何英語授課。以前「哪有大學教授在上師培研習?」他認爲,雙語計劃之前,大學教授花更多心力在專業研究;現在爲了開設EMI課程,大學老師們也開始翻轉教學模式,不太會出現「一套講義教20年」的情況。

從賴清德喊出「雙語計劃」起算,「雙語國家」議題已盤旋臺灣教育現場十年了,正式列入政策藍圖也六年,都以2030年爲里程碑。究竟,到了2030年,臺灣的雙語圖像會長什麼樣子?

被問及此,教育部長鄭英耀坦言:「還需要30年!」而林子斌則認爲,臺灣高教的雙語計劃才正式啓動四年,以孩童發展做爲比喻,「可能還在嬰兒期,連走路都還不會。」現場出現各種亂象很正常,但至少在2030年之前,應該制定一套統一的EMI制度與測驗標準。

若實現雙語願景至少需要30年,現在就該起步。「雙語教育應帶來專業與英語能力的雙贏,而不是兩邊都學不好的雙輸!」林子斌道出全民期許。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11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https://www.gvm.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