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廷自主 臺梵邦交穩固

(圖/達志影像

2018年9月22日我國在歐洲唯一邦交梵蒂岡和中共簽訂爲期兩年的「主教任命臨時性協議」,喧騰一時,看似雙方數十年來關鍵性難題已然破冰,將逐步走向建交之結果。對我而言則壓力徒增,連以仁愛救世爲懷的教廷都可能棄我而去,豈只是失一邦交國的無奈。如今兩年行將期滿,是否續約頗受關注。

本年9月10日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答詢記者時表示,梵中協議執行順利,雙方關係持續改善。未肯定續約,但頗爲正面。9月14日教廷國務院長帕洛林相繼出面表態,肯定表示教廷有意願續約,並另傳出教宗已簽字批准續約。梵臺邦交是否仍不動如山?

教廷如此積極的態度對無神論的中共而言具極大挑戰性,必審慎爲之。然何以兩年前願意簽下被認爲是讓步的主教任命協議?其目的不外乎以能與教廷建交,來影響中南美洲不少與我有邦交天主教國家對我之向心力

兩年來此設想沒有實現,而既存的困難則仍難克服:其一,教廷對「一中」的定義中國大陸不同。在兩岸邦交國爭奪戰中,中共必然以對方接受「一中原則」,並見諸文字爲建交條件。教廷亦認爲中國只有一個,但目前由臺灣代表。即使將來梵中建交,使館名稱可完全保留不變,只不過大使館將由臺北遷往北京,教廷自大可主張無必要與ROC斷交改承認PRC,不受強迫承認一中之威脅

其二,教廷不必屈從於中共以政治干預宗教作法。最好例子是當年的沙烏地阿拉伯與中共建交。佔回教16億人口87%的遜尼派龍頭沙國,素以教規清謹著稱併爲信徒朝覲之中心。該國並秉承回教與共產主義難以兩立之職志,長期與我建交友好,互動互助頻繁。然1990年7月沙國購買中共東風飛彈以預防伊拉克海珊之可能入侵,中共以建交爲出售條件得逞。是爲國防利益超越宗教利益之顯例,教廷無此政治考量

其三,雙方基本信念扞格無解。8月10日趙立堅所稱梵中協議執行順利,雙方關係持續改善,多家天主教媒體就即刻提出強烈質疑,指出中共不斷威迫所有神父必須簽字加入「愛國教會」。而協議重點的主教任命則乏善可陳。歷來大陸一再強調宗教要中共化,最終目的是爲國家服務

中共在兩岸對教廷之邦交戰上,無法強迫教廷接受一中原則,教廷亦無犧牲信仰自由以求與政治妥協的壓力,因此梵臺邦交尚稱穩固。

作者爲退休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