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時程難料 金管會保障保戶 祭差額準備金

壽險業者表示,以去年底的利率試算,壽險業目前帳上提存的準備金,都比IFRS17要求的要多,原本金管會是要求提列「其他負債準備金」,來確保解約金高於責準金,避免保戶若因高利率解約舊保單,壽險業仍有現金可支應,但提在負債項下,恐與國際不符,且會侵蝕壽險公司淨值,現改提淨值下的特別盈餘公積,對壽險將是放寬的「利多」。

保險局說明,現在保價金與準備金提存都是用固定利率計算,2026年將改用現時利率,在升息、高利率時,恐出現保價金大於責準金,若保戶因市場利率高,大量解約舊保單,就可能出現資金不足問題,差價準備金即是要求保價金與責準金的差額,提列特別盈餘積,確保未來償還能力與保戶權益。

因過去責準金都是放在負債項下,保險局原本要求差額準備金也提存在負債,業者擔心將導致淨值縮水,屆時不只需增提準備金,還要大量增資,加重負擔,爭取改列在淨值下。保險局11日公佈,改列淨值下特別盈餘公積,有助壽險接軌後淨值增加,且特別盈餘公積不得配息,以免高利率造成壽險獲利暴增,差額被當做盈餘分配出去。

如某壽險公司在2026年開帳時,因市場利率在高檔,保價金大於責準金,若需增提差額準備100億元,當年從盈餘提100億元到特別盈餘公積,但若隔年市場降息,保價金低於責準金,讓保價低於責準200億元,就可回沖到保留盈餘,屆時即可拿出來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