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龍頭房企A股“戴帽”,前南通首富渡劫

4月24日,江蘇中南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南建設”)股票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股票簡稱變更爲“ST中南”,證券代碼仍爲“000961”,股票將在風險警示板交易,日漲跌幅限制爲5%。

中南建設股票“戴帽”的原因是該公司4月23日公佈2023年年報後,該上市公司已連續三個會計年度虧損。

具體來看,根據該公司過往三年年報,2021年、2022年、2023年中南建設經審計的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爲-33.82億元、-91.83億元、-52.93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爲-40.36億元、-96.56億元、-46.27億元,最近連續三個會計年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淨利潤均爲負值。

與此同時,該公司年度審計會計師事務所致同會計師事務所對其2023年度財務報告出具了“帶有持續性經營相關重大不確定性段落的無保留意見的審計意見”。

這就意味着,中南建設最近一年審計報告顯示公司持續經營能力存在不確定性。

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中相關規定,上市公司最近三個會計年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淨利潤孰低者均爲負值,且最近一年審計報告顯示公司持續經營能力存在不確定性,股票將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

此外,截至4月22日(4月23日停牌一日),中南建設股價已連續12個交易日低於1元/股,存在可能因連續20個交易日每日股票收盤價均低於1元/股而被終止上市的風險。

綜合來看,目前中南建設同時面臨交易類強制退市和財務類強制退市風險。

中南建設以建築業務在江蘇南通起家,其後發展出房地產開發與建築業務雙輪驅動的模式,2020年時,中南建設房地產開發板塊合同銷售金額突破2000億大關,累計合同銷售金額達到2238億元。陳錦石個人憑藉140億元的身家位列當年的中國“胡潤百富榜”第388名,亦是江蘇南通身家第一位。

2020年時,中南建設的銷售規模在中國房地產行業排名第17位,江蘇房企中,其規模僅次於常州起家的新城控股。

根據中南建設2023年年報,其房地產開發和建築兩大板塊均受到了房地產市場持續調整的深度影響。

2023年,中南建設房地產開發合同銷售金額爲398.8億元,銷售面積333.2萬平方米,同比分別減少38.6%和38.7%。在全年優化管理、控制費用的情況下,盈利能力有所改善,全年結算毛利率11.22%,同比增加9.88個百分點。

建築業務2023年新承接(中標)項目合同總金額35.5億元,同比增加2.1%,但受市場非良性循環的持續影響,2023年建築業務營業收入46.1億元,同比下降51.3%;綜合毛利率-18.51%,同比下降7.51個百分點。

中南建設表示,經過努力,2023年公司淨虧損48.6億元,同比減虧47.8億元,其中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虧損52.9億元,同比減虧38.9億元。

在市場持續下降的情況下,2023年中南建設貨幣資金減少62.4億元,期末爲75.0億元。期末公司總負債率91.14%,比2022年末增加1.33個百分點;淨負債率(有息負債減去貨幣資金與淨資產的比值)177.82%,比2022年末增加69.65個百分點。

截至期末,中南建設有息負債432.6億元,其中一年以內的各項有息負債合計227.3億元。中南建設表示,2023年11月以來,公司發行存續的公司債券都已完成展期5年,2024年債務償還壓力將小於2023年。

在4月23日下午中南建設年度業績會上,中南建設董事長陳錦石,總經理陳昱含、董事會秘書樑潔悉數出席迴應外界關切。

目前對於中南建設來說最重要的消息莫過於公司控股股東與太盟投資集團合作一事。4月20日,由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政府牽頭,中南建設控股股東中南城建與私募股權投資公司太盟投資集團(PAG)及江蘇資產等機構洽談了債務化解、股權交易等合作。

對此,中南建設管理層在業績會上回應,控股股東與太盟投資集團就合作進行了協商屬實,但目前公司沒有得到進一步的消息,如果有關合作涉及與公司有關的信息披露,公司會督促控股股東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業績會上,中南建設還披露,公司共有40個項目申報融資“白名單”,青島、重慶、西安、昆明等地的9個項目已確認獲納入,位於西安的中南君啓項目實現放款。

對於其持續經營能力,中南建設稱,公司審慎評估目前及不少於未來12個月的流動資金、財務狀況、經營狀況以及可能的融資來源,鑑於公司2024年之後竣工交付規模下降支付需求降低,以及國家金融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等政策進一步落地,公司新增融資有機會增加,融資性支出將進一步下降,公司認爲未來將能夠獲得足夠的運營資金、融資來源以及減少償債支出,以確保公司未來一年及更長時間內能夠持續穩健運營。

中南建設表示,將採取措施以減輕運營資金壓力及改善財務狀況,進一步提升公司持續經營能力,包括盤活資源、降本增效、努力保持經營性現金流爲正,以及藉助各類政策支持、合理增加新的融資、與金融機構及各類投資者就原有融資達成新的償付安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