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情誼到“雙向奔赴” 元首外交書寫中法精神新內涵

(原標題:甲子情誼到“雙向奔赴” 元首外交書寫中法精神新內涵)

中國網5月8日訊(記者 李智)跨越歐亞大陸,書寫甲子情深。今年是中法建交60年,也是承前啓後、繼往開來的重要時間節點。同爲擁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明的國家,中法情誼源於歷史往來。無論國際風雲變幻,兩國關係始終保持穩定發展,在大國關係中具有代表性意義。同時,兩國關係也正因務實合作而廣泛推進,元首深入交流與民衆積極往來更爲中法、中歐乃至世界和平、穩定和繁榮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今年5月,正逢立夏時節到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應邀第三次對法國進行國事訪問。此前,他曾與法國總統馬克龍進行過多次深入交流,尼斯夜談、豫園茶敘、鬆園會晤……每一次會晤都爲中法友誼注入了新的活力。值此中法建交60週年之際,元首之間的友好互訪不僅展現了雙方的深厚友誼,更爲兩國關係的未來發展提供了寶貴的遠見卓識。

中法建交精神的新內涵

今年1月,習近平主席向中法建交60週年招待會發表視頻致辭時表示,中法關係的獨特歷史塑造了獨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遠矚、互利共贏的“中法精神”。正是秉持“中法精神”,兩國多年來在政治、經濟、文化等衆多領域開展了廣泛合作。

當前,雙方政治互信正在不斷加深,對話磋商機制的有效運轉爲兩國關係的穩定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習近平主席此次訪法更爲兩國密切交往的傳統續寫了新篇章。

當地時間5月6日,習近平主席在同馬克龍總統舉行會談時,着重強調了中法建交精神的新內涵。他指出,在當前世界百年變局下,雙方應該堅守獨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遠矚、互利共贏的建交初心,併爲其注入新的時代內涵,打造新時期互信穩定、守正創新、擔當作爲的中法關係。

習近平指出,雙方要堅持獨立自主,共同防止“新冷戰”或陣營對抗;要堅持相互理解,共同促進多彩世界的和諧共處;要堅持高瞻遠矚,共同推動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要堅持互利共贏,共同反對“脫鉤斷鏈”。

在出席馬克龍舉行的歡迎宴會上,習近平更進一步將中法稱爲“特殊的朋友”,並指出中法關係是世界大國關係中一對特殊的關係:特殊在獨立自主。60年來,兩國曆代領導人始終“不畏浮雲遮望眼”,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看待和處理雙邊關係;特殊在相互理解。作爲東西方文明的重要代表,中法歷來相互欣賞、相互吸引;特殊在責任擔當。歷史多次證明,中法攜手能夠造福世界。

在當前世界局勢複雜,國際關係多變的背景下,中法建交精神的新內涵直接體現了中法兩國在平等、尊重、合作和共贏方面的共同追求和價值觀。這種精神不僅會爲兩國之間的甲子情誼留下濃墨重彩,還將繼續引領着未來中法關係的發展方向。

促進雙邊貿易向上平衡

習近平主席此次訪法,是法國媒體本週的關注重點。雙方的經貿合作不僅涉及國家發展,更與民衆息息相關,也因此成爲外媒探討的焦點議題。正如外媒報道,中法在討論經貿時都強調了彼此“互補性很強”。

去年,中法貿易額達789億美元,雙向投資額累計已超過260億美元。對於法國而言,中國是其在全球的第四大貿易伙伴,僅次於德國、比利時和意大利,也是其在歐盟外的第一大貿易伙伴。外媒認爲,中國需要法國的紅酒、化妝品、奢侈品和空客飛機,法國則需要中國的電子產品、日用消費品、新能源汽車等。

針對經濟界關心的雙邊貿易問題,習近平強調,中方願同法方保持戰略溝通,尊重彼此核心利益,鞏固雙邊關係戰略穩定。挖掘互利合作廣闊潛力,促進雙邊貿易向上平衡。中國願進口更多法國優質產品,推動“從法國農場到中國餐桌”機制取得更多務實成果,希望法國向中國出口更多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

習近平明確表示,中國已經實現製造業准入全面放開,將加快開放電信、醫療等服務業市場準入,歡迎更多法國企業赴華投資,同時也希望法方爲中國企業赴法投資合作提供良好營商環境和穩定發展預期。

在巴黎期間,習近平還同馬克龍共同出席了中法企業家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閉幕式,與兩國工商界的新老朋友們見面。他特別強調,中國將爲包括法國在內的世界各國提供更廣闊的市場空間,帶來更多合作共贏的機遇。歡迎在座的法國企業家積極參與中國式現代化進程,分享中國發展的機遇。

促進中法雙邊貿易的蓬勃發展,是兩國共同的期許。在元首的宏觀指引下,合作的方向更加明確且富有遠見。然而,在經貿合作中,風險與挑戰如同暗礁,難以完全避免。爲實現中法雙邊貿易的向上平衡,雙方需攜手並進,持續推動。通過深化政策溝通、挖掘和釋放互利合作的巨大潛力、促進貿易便利化措施的實施、推動綠色發展以及不斷加強人文交流,兩國將能夠在更高層次上達成互利共贏的合作新格局。

“雙向奔赴”的人文魅力

近年來,中國致力於與海外國家深化交流與合作。合作不僅體現在物質層面的互利共贏,更涵蓋了人文領域的廣泛互動。中法兩國,一東一西,屹立於廣袤的亞歐大陸兩端,分別作爲東方與西方文明的璀璨代表,承載着千年的歷史底蘊與文明智慧。兩國不僅共享着獨立自主的精神內核,更在燦爛的文化瑰寶中相互吸引,相互輝映。

習近平主席特別用“雙向奔赴”來形容兩國間的人文交流。他指出,應繼續辦好中法文化旅遊年各項活動,積極推進文物聯合保護修復工作和世界遺產地結好等合作。中方歡迎更多法國朋友赴華,將對法國等12國公民短期來華的免籤政策延長至2025年年底,推動未來3年法國來華留學生突破1萬人、歐洲青少年來華交流規模翻一番。

中方還會支持法方辦好巴黎奧運會,將派出高水平代表團赴法參賽。中方願同法方深化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等領域合作,支持法方辦好聯合國海洋大會,鼓勵兩國有關國家公園和自然保護區結對。中方也願同法方加強在人工智能治理、國際金融體系改革等領域對話溝通。

事實上,中法兩國在教育、科技、文化等多個領域,都有着悠久的歷史淵源和堅實的合作基礎。立於深厚的合作基石之上,雙方還應持續深化人文交流,通過加強教育互訪、科技合作與文化交流等活動,進一步增進彼此的理解與友誼。這不僅將爲中法兩國關係的蓬勃發展注入新活力,也將爲中歐關係的全面深化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