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蘭記書局成立100年! 第三代黃寶慧寫新書紀念
嘉義蘭記書局是很多人心中的記憶,不但在日治時期出版許多漢文教材、保存了漢文文化,也是臺灣第一間現代化經營的書局、出版社;有句話說「中南部的人沒有不知道蘭記的」,今年是成立100週年,蘭記第三代黃寶慧出版《記憶裡的幽香──嘉義蘭記書局史料文集百年紀念版》,在紀州庵繼續傳承美麗的文化。
▲嘉義蘭記書局留下的漢文讀本,在光復後都改成「國文讀本」。(圖/黃寶慧提供,下同)
蘭記書局跟林獻堂的中央書局、連橫的連雅堂書局、蔣渭水的文化書局齊名,並稱臺灣的四大書局,創辦人黃茂盛出身貧困,但憑着對文化的熱愛經營二手書攤,一方面收回一點買書、看書的成本,一方面也是「想分享優秀的漢文文化給喜歡的人」;但這類的書籍在其他地方找不到,文化界盛傳這家「蘭記舊書攤」,打出名號後,乾脆正式成爲一間經營漢文圖書、教材的書局。
▲▼除了漢文讀本之外,蘭記書局也賣各種傳統文化教材,如千字文、四書、三字經。
不過當時在日治時期後段,日本政府積極推動皇民化,出版漢文教材遭遇很多困難,原本教材都是從上海訂購來臺,但封面的「國語」讓日本很敏感「國語是日語,怎麼會是漢語?」黃茂盛便起了自己編纂教材的念頭,並把封面改成「漢文教材」,有初級、中級,並分成好幾冊,內容有深有淺,適合不同漢文程度的人閱讀,也在日治時期延續漢人的文化。
光復後,國民政府急需初級漢文教材,黃茂盛的編本非常搶手,幾乎成爲唯一的學校教材,不只國小、還有國中,大約有6百萬人都使用這份讀本,其他出版社爲了賺錢,便開始盜印,但他當時只表示「人家也是在做文化」,並沒有追究;如此大方的態度,加上經營的順利,也讓蘭記書局成爲南臺灣最大的書局,幾乎什麼書都有賣,還有一櫃專放文具,黃家也成爲當地的望族。
▲漢文教材非常搶手,圖中爲同樣的教材,但5年就再版3次。
但隨着黃茂盛與妻子黃吳金的凋零,後人逸散,加上自由市場的競爭、出版業的蕭條,蘭記書局也逐漸收攤,2004年正式結束營業上;2007年,文物輾轉流到文訊雜誌社手上,文訊因此出版《記憶裡的幽香──嘉義蘭記書局史料論文集》,邀來多位文史學者研究,收錄追憶訪談等,在這本書受到廣大回響後,其他後人也得知消息,便在成立100週年時出版這本《百年紀念版》,對蘭記的歷史有了全新定義。
▲蘭記書局出版的類型非常多元。
促成此事的第三代後人黃寶慧,坦言重新看到這些文物很激動,「所有的回憶好像都回來了」,也感到她有必須用這個立場、角度發聲的使命,因此出版新書;發表會上,許久不見的黃家二、三代都會出席,還有曾去過、跟蘭記書局有淵源的衆多人物,像監察院長張博雅、前行政院長唐飛夫婦、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遠流董事長王榮文、嘉義縣縣長張花冠、嘉義市市長涂醒哲、前司法院長城仲謀、臺大臺文所所長黃美娥等人。
新書發表之後,同時也會展出相關文物,黃寶慧也表示,「這些文物是臺灣的東西,要還給臺灣,記錄臺灣100年來的歷史」,但最後的去向仍在嘉義當地的故宮南院、或臺南的臺灣歷史博物館之間選擇;「還沒確定,有很多事情要喬」,但希望可以在今年就完成這個心願。
【蘭記書局史料文集】百年紀念版發表會直播